教宗指出,「耶稣并不是来把救恩带到实验室;祂没有在实验室里宣讲,脱离人群。反之,祂置身於群众、子民之间!」耶稣在路上找到宣讲天主国的最佳地点。
教宗然後引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的话,勉励大家不要让人偷走我们的希望,而要在基督救恩许诺的启发下积极应对社会的变化,为今日全球化的世界带来希望。
圣父派遣我们来到有人群生活、有信友聚在一起寻找救恩之光的地方。上主为我们树立了传教的楷模,对那些跟随祂的人群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群(谷六34)。
认识自己和认识耶稣,这样的关系是救恩的关系。保禄说,基督能照祂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超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祂有能力做到这点,但是我们必须要向祂恳求。
派遣礼由蔡惠民副主教主持,他讲道时指出,香港教会派遣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反映了本地教会团体的成熟程度,在显示出这个团体愿意以开放的心,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与方式,去分施天主的救恩。
由此而加强我们心内对救恩的渴望,并以特别(广传福音)喜悦的心期待着救主基督的来临。
因此“痛苦圣母”比“圣母七苦”更能真实地反映圣母与主相谐的生活状况,她完全实践了“承行主旨”的诺言,与耶稣一样为人类奉献出了生命,带来了救恩。
我们不能排除天主的仁慈与恩宠反对人自绝与天主共融…答:当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说是否真有人拒绝天主的仁慈,即使是教会也不能这样说,教会可以列人为真福或圣人,但绝对无法宣布某人被打入地狱,因为教会的使命是宣讲福音的救恩
耶稣实在是宇宙的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他的诞生带给我们平安、喜乐、救恩……。感谢天主,感谢耶稣的拣选,我们首先蒙召!我们在此圣诞佳节期间,该如何去做呢?耶稣曾说:在先的将成为在后的,在后的将成为在先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0月24日在念三钟经活动中重申:「所有领过洗的人都被召叫宣扬福音的救恩。」他也提及今年世界传教节的座右铭就是:「建设教会共融是传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