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谈及一对父子看着一男童放风筝的故事。儿子对父亲说,这只风筝不能自由飞翔,因为它系着一条线。父亲就买了一只风筝让儿子把它放起,然后将线剪断。风筝随风飘荡,但很快就丢在地上。
这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信仰威力的最好例子吗?有了信仰,就有了信念,有了寄托,有了希望,无论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我们都能摆脱,成功地渡到光明的彼岸。信仰耶稣,能使人变得坚强无畏。
教宗方济各从联合国的数据谈起,强调这些统计数据背後有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一张面容、一段故事,以及身为天主子女的不可剥夺的尊严。
故事是这样的:叶瑟的七个儿子一一走上前来,但上主没有拣选其中任何一个,只让他们站在一边。撒慕尔有点为难,问上主说:‘主啊,难道祢一个都没有看中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都有不一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独特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是一部名著;然而,在来做心理咨询之前,这部名著还没有人读过,包括作者自己——来访者都没有读过。
教宗在谈到达味和巴特舍巴的故事时指出,魔鬼会诱惑我们陷入与诸罪截然不同的腐败,以致我们觉得不再需要天主的宽恕。犯罪有多种形式,无论犯哪种罪我们都可以诚恳地请求天主的宽恕,并肯定天主将宽恕我们。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真实故事。1853年,乌克兰一位教区的神父被剥夺了神权,因为他犯了谋杀罪,被判了刑,并放逐西伯利亚去服刑。因为杀人的枪在圣堂的祭台下面被找到了。
‘可是神父,我都听烦了,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事。’‘但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上主临在每个人心中,你应该拥有聆听的耐心’。
这几年,让我越来越投入青年牧灵工作的圣经图像,就是富贵少年的故事,那句话在心中回响,久久不去,耶稣定睛注视他,就喜爱他(谷10:21)。
可是这些人中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蒙住拣选之后,也同样地不断受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也在不断从中做的选择,但最后他们完全承行了天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