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修道的精华阶段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教宗本笃十六世鼓励地说:「放心地让耶稣的魅力吸引你们。特别透过祈祷与祂共融﹐在祈祷中是『心与心的对话』。」
忽然,他想起修道院里的一个病人最近病得什么也不想吃,便决定把葡萄送给他,让他开开胃,“他多么要营养啊!”于是,看门人把葡萄送到虚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睁开双眼惊喜地看着葡萄。
终于他立志为宣扬天主教而抛弃了个人的地位和财产,弃俗修道,进了耶稣会,并晋升铎品,成为当代的天主教神父。他也来过上海的佘山修院作访问演讲。
1951年开始修道,11年以后也就是1962年在摩苏尔教区被祝圣为神父,并在附近的一所学校攻读教育学,1975年—1977年在比利时攻读社会学,1999年成为教区的总主教。
后来以修道生、司铎、教授、慕尼黑的总主教、罗马的枢机,现在教宗的身份来这里。他是旧厄廷的朋友。
康振清神父在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25年铎职之路上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回忆了自己的修道历程,感谢天主,感谢一路上陪伴自己成长的恩人及同伴,感谢父母及教区的培养,愿意将自己的余生继续奉献给天主,奉献给自己的教区和自己所在的堂区
加大利纳守寡後决定跟随修道圣召,也与圣何塞‧加夫列尔‧布罗切罗(JoséGabrieldelRosarioBrochero)神父合作。因着这四位天主的可敬者的代祷而显的奇迹已被确认。
原籍比利时的艾斯德尔修女目前在英国特维隐修院(TurveyAbbey)修道,她与不同宗派的艺术家创立英国圣像画协会,有香港信徒亦专程赴英跟她学习圣像画。
他说:“结婚和修道两种选择,都蒙天主悦纳,但修道人的确是一个宝贵的身份,持守圣召的人,将来在天堂上的福乐,是有别于在俗教友的特殊福乐。倘若冷淡懈怠,就会丧失圣召。”
卡伦·卡(KarengHka)的三名儿子都曾修道。她认为:“前修生蒙召为天主服务,但不一定是要当神父。”这位六十八岁妇女续说:“进修院的经历可能是给他们服务天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