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礼中,李晶主教从经验基督的复活、见证基督的复活、宣讲基督的复活三个方面,结合寓意深刻的故事,为教友们讲了道理,使大家深受启发、教育。弥撒后,为教友们送了象征生命和喜乐的复活蛋,并祝圣了食品等。
教宗举了一位枢机主教的故事说,这位枢机是一位圣部部长,他每周两、三次去堂里听告解。有一天枢机说:当我觉得对方开始难以启齿时,我会立即意识到其中的难言之处,于是说:我明白了,继续吧。
若瑟和玛利亚、大天使、劳工、旅店老板、士兵等演绎了耶稣诞生前后的故事,使大家仿佛回到了公元前那一瞬间,感同身受,惟妙惟肖的演出博得了喝彩。
这篇古文记述了明代一个能工巧匠,将一只桃核雕成小船,刻的是宋代文豪苏轼偕二友泛舟游赤壁的故事。而能把一座精美的大教堂逼真地还原出来,制作人不仅得有精湛的手艺,还要有奇思妙想的头脑。
由于教学中有浓厚的宗教气氛,所以除了技法训练外,必须学习宗教的故事、教规、礼仪、规范,初始的任务是摹画圣像,目的是培养宗教艺术人才,谈不上多少自由创作。
这一时期他的木雕艺术个性鲜明,雕刻材料更多地采用质地坚密的黄杨木,题材也不局限于圣经故事。从此以艺融贯中西,注重反映现实生活,表现风趣幽默的儿童题材为特色的海派黄杨木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这一点我们在亚巴郎的故事中已经看到了。天主对亚巴郎说:“我要祝福你。普世万民都将因你而蒙受祝福”(创12:2-3)。许诺是一种活泼的现实,为人类生命开辟新的可能。
最后,教宗向阿林泽枢机主教说:“您一开始便叙述耶稣首批门徒跟随他的美丽动人故事。他们当时还有点举足不定和胆怯,因此问耶稣说:老师,你住在哪里?于是您为我们解释的答复是:你们来看看吧!
“有苦衷就编个不幸的故事骗取别人的同情啊!”我极力反驳。“他骗人是不对。可,我感觉并不能因此而泯灭自己的同情心啊!并不能因他的过错,而让自己失去行善的想法啊!
在彼得-汉-苛文贝慈神父,耶稣会的总会长的神操书中讲了一个斯达来芝的故事,他是东方教会的神师,他渴望应用“我们的天父”的开始语完成祈祷。采取这一方式,斯达来芝解释说,我们应当遵行东方教会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