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提到,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阐明海洋资源受到威胁,世界上有很多珊瑚礁已处於荒芜或萎缩的状态!‘是谁将多姿多采的海洋世界变成死寂无气和黯淡失色的海底坟场?
他说:梵蒂冈天文台於1891年成立,与良十三世教宗颁布《新事》通谕是同一年。当时的世界正盛行现代主义,科学界对教会存有一种敌意,认为教会落後;在这一背景下成立梵蒂冈天文台正是为证明教会并不反对科学。
教宗引述《一百周年》(Centesimusannus)通谕说,1991年,面对压迫政治体系的垮台和市场的逐步融合,今天我们称之为全球化,圣若望保禄二世觉察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四处扩张的危险,这种意识形态忽视边缘化现象
《福音的喜乐》劝谕阐明:「大学是思索并发展福传使命的绝佳环境」(134号)。有鉴於此,教宗向圣座教育部本届大会的与会者们分享他对福传的三大愿景,分别是使教育人性化、增进对话的文化,以及教育撒播希望。
主教们指出,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拒绝一切狭隘和具有挑衅意味的气候变化观点,因此不排除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要承认数十年出现的全球暖化现象的主要成因,与人类活动产生的高浓度温室气体有关。
教宗接着引用《福音的喜乐》劝谕说:「每当我们注视圣母玛利亚,我们就会再次坚信温柔与慈爱的革新力量。从她身上我们看到谦卑和温柔不是弱者,而是强者的美德;强者不需要透过虐待别人,让自己感到重要。
教宗方济各早已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预料到这些水患、这些气候灾害。我们必须照料世界,关怀穷人。」「由於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我们非常关注的另一个议题是亚马孙雨林的问题。
教宗说道,把教会的信德财富转变成一种到期就庆祝的纪念活动来得比较方便,例如《麦德林文件》50周年、《美洲教会》劝谕20周年,以及阿帕雷西达会议10周年。
年先後成立圣座东方教会部和宗座东方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中格外关怀东方教会」;庇护十一世教宗於1922年将东方学院托付於耶稣会管理,并於1928年颁布《东方之事》(RerumOrientalium)通谕,
为了避免「人文-文学-神学和科学之间发生悲惨的分裂」,以及为了「鼓励教会、信友团体与科学团体也进行更深入的对话」,教宗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表明我们「迫切需要人文主义」(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