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拉不再愿意属自己,而愿意全都属於天主,做天父的孝女,基督的忠实门徒,圣神的纯洁居所。就这样,伊塔拉成了许多人的灵修榜样。她以体贴、温和、具体行动,把强烈的圣三之爱倾注於有需要的近人身上。
在世界各地见证基督信仰的艰困环境中,我们从未被忘记,而是一直蒙受天父热情的关爱。即使今天,基督徒仍然受到迫害。我们要为受迫害的我们的弟兄姐们祈祷,我们要赞美天主。
哪知,离家一个月回来您就去见天父了。爷爷,十九年了,您爱我、疼我、关心我。我哭闹时你安慰我;我生病时您守护我;我回家时您在门口接我。现在,我回来了,门口的您再也没了。家中再也不能得见您的音容笑貌了。
耶稣也将把我们身上还需要赎回的一切,即我们一生的欠缺和过失带到天父家里。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目标:一切都要完成,都要转化为爱。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死亡就不再令我们害怕。
教宗最後祈求天父赐予我们众人恩宠,让我们有能力为所有战争的受害者哭泣。
基督的新颖是祂从天父那里得到权威的恩典。面对经师和法学士的教导,尽管他们讲的是实话,但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因为他们所讲的无法进入人心。相反地,耶稣的教导使人感到惊奇,触动人心。
「我们的天父总是倾听祂的子女在痛苦和焦虑中的呼声,医治沮丧的心灵,包紮他们的伤口。」教宗疾呼道:「我诚挚呼吁我们也要倾听这呼声,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良心内面对天主,自问:『我能为和平做什麽呢?』
耶稣也如此教导我们,皈依、心灵的转变和教会的革新始终要以使命为核心,因为这样我们才不会只注重个人利益,才能关心天父的事。教宗解释道,我们悔过自新和弃绝利己主义,这本身绝不是目的。
我们要「默观并追随基督,这要求我们向天父敞开心扉」。
陈子良说,其中一件作品以「天主圣三」为题,分别在陈志明副主教祖居,以及圣福若瑟之家遗址(旧圣堂遗址)前,创作以天父创造天地、耶稣救赎,以及圣神共融一连三部份的艺术作品,物料则使用上岛上已废弃的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