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救援」网络不仅提高了大家的认识,而且在涉及强制皈依审判,重建被毁教堂,基督徒在袭击中受伤的医疗以及为因印度教的激进派放火,而失去家园的人提供临时住宿的案件中提供财政支持。
玛丽安曾自问说:在一个“大部分人都信佛教的社会中,怎么可能为百姓做基督的见证人”并向那些失去父母,并毫无希望可寄托的孤儿们宣扬“天主的爱”呢。
问:近年来推行的与各宗教间对话走上轨道之际,是否失去一位重要人物?答:是的,即使他没参加我们的对话,但他总是很感兴趣。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我被他深厚人性所深深打动。
有一次,一位官员告诉我说,修女们在这里是摩洛哥的非物质财富;我们不能失去她们。因为她们的贡献推动了整个医疗体系的圣召。
尽管这项任务会令我们胆怯,但你们不要失去希望,因为这希望有赖于在天之父的慈悲大爱。”
这位隐修士在4个月20天的关押期间作出了卓越的见证,他不但在最严峻的时刻从未失去信德,也没有为了保存性命而背弃信仰。他陈述道:“我在关押的那些日子只等待死亡的来临,但内心极为平安。
圣保禄宗徒曾经把这问题归咎于「不尊重天主」,那是一个社会「失去秩序,充斥著暴力、反抗和冷酷」的后果。
倘若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就断送了未来。人类在75年前发现了这难以言喻的残暴,但愿这个纪念日提醒我们停下脚步,在静默中保持记忆。我们需要这样做,免得成为冷漠的人。”
教宗深知“这并不容易,因为病患会失去耐心,有时‘不可理喻’”。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教宗劝诫众人“切莫陷入只看经济-财务层面的‘体系’,却要关怀他人,好能怀着人性温暖来照顾在病危时刻心生焦虑的人”。
巴乔神父说:「我相信,圣父教宗有意谈论国内流离失所者,因为他们往往遭到漠视:他们并未跨越国界,而是留在自己国内,失去踪迹,他们的脆弱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