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言分享前大家同声祈祷据陈神父介绍,圣言典礼是一种在弥撒外让圣言得到仪式性敬礼的盛典,其特点是每次圣言分享学习都伴有隆重的礼仪,如神父的临在、致候词、祝福和祈祷等。
(梵蒂冈新闻网)光和祈祷从罗马传到遭受战争、贫困和疫情蹂躏的全世界,让人再次看到上主的复活,将目光转向死而复生的耶稣。
从纳匝肋圣家的例子,学习在家庭祈祷,可使「儿童从幼年,通过教学和家长的典范,学习感知天主的意识,活在天主临在的氛围中。一份真正的基督徒教育,不能放弃祈祷的经验。
安慰则是恩宠,懂得在任何境况下领悟和彰显天主怜悯的临在和行动,即使遭遇无比的失望和苦难。现在,圣保禄提醒我们,《圣经》以特殊的方式把坚忍和安慰传递给我们。
但主耶稣却清楚认识,天主的应许将透过祂必要应验。若望在默示录中进一步的指明,这位主耶稣就是阿门(默三:14)。祂不但在末世作真实的见证,而且祂也正是那位宇宙的创造者。祂就是天主。
教宗说,这个图像让我们想到我们在不少的情况中感到需要盘算一下,看看我们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是否足以让我们将传教使命向前推进。当我们进行盘点时,我们的预算似乎出现了“赤字”。
在谁拥有最多就有话语权的世界中,我们却不可如此,因为天主喜欢将自己显示给弱小和卑微的人”。再者就是“对生命的聆听”。教宗说,保禄和巴尔纳伯讲述的是他们的经历,而非主张。
传染疾病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混乱后果,而在疫情的漩涡当中,医护人员「可靠又慷慨的临在是病人和家属的依靠」,尤其是在家属无法探望挚爱的情况下。
教宗解释,“在一种或另一种形式上,倘若老年令身体上的敏觉性”减弱,在天主来到时,一种在期待中操练出的老年将更能察觉到祂的临在。
2005-2008年,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帮助下,历时3年,耗资65万英镑将距今1700年的无价之宝《圣经》西乃抄本扫描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