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即使对修院生活知之不多的人,甚至是对天主教有成见的人,提到Trappist,多少都会肃然起敬。大家别的不知道,至少知道他们从17世纪建立这个修行制度开始,修士除了与天主对话,是终身不说话的。
但是中国传统孝道观的表达,不仅在父母生前,还表现为父母去世以后。《论语学而》说: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他就是这么一位执著的人。
一车的人都沉默了……朝拜先贤故地朝圣团来到方德望神父墓地所在地小寨堂区,大家首先来到教堂,由本堂余神父带领大家做了简单的祈祷。
到了门口,警察敲门:妈,开门,你要找的人来了。于是,警察领着教友们进了屋内,教友们看到一位老妈妈躺在病床上。这时,警察和气地对教友们说:这是我妈妈,我妈是天主教徒,因为她生病,需要请你们来为我妈祈祷。
那年冬天,我母亲因病去世,安葬那天,同村的一些教友前来为母亲送行,三姐大发雷霆,把那些教友统统挡在了门外。
此外,我们要始终牢记克拉科夫是座慈悲之城,傅天娜修女曾在此生活、去世,这里是她的朝圣地。
印象中的教宗是个祈祷的人,无论是乘飞机访问,还是独自散步,总能看到他手里握着念珠。我相信他游历各国与实践梵二革新精神的勇气,以及应对各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都是从祈祷中得来的。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都是因为输血感染艾滋病去世的,她和年迈的姥爷相依为命,一老一小靠亲人接济过活。
耶稣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他虽不是会士,却胜似会士。他衣着朴素,衣服都是教友哀矜的,自己从未买过一件可体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