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梁化仪这个名字,唐山教区很多的老教友都熟知,刘景和老主教也是赞不绝口,在八户村更是备受教友们尊敬,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忠贞的信仰,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福传使命,即使离去多年,依然感动着教会的下一代
仁慈的主,我曾经许下一生跟随你,不现寻找自己,观之在前,忽焉在后,圣后所指,不离左右,上主深奥无比,高不可及,我再也没有理由不走脚下的路,苦不苦看看十字架上的主,累不累,想一想为主作证的老先辈。
方济各·沙勿略在东方使命结束时试图前往中国,但未能成功,因此他眺望着一个新的福传视野;而雅魯培神父同样为服务福音在教会内彻底奉献自己的一生。
刘神父用他一生的座右铭死于自己,活于基督阐述自己二十五年来与基督风雨同舟的日子;于神父十分谦虚地邀请大家为他祈祷。晚餐时,所有司铎弟兄为两位银庆司铎祝贺。
他们将一生花费在为他人服务上,忍受痛苦和逆境,没有怨恨,以善报恶,传播喜乐及平安。可见,圣人是心怀喜乐,将喜乐传给人的人。教宗接着表示:成圣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众人的圣召。
我的三爷爷是一位教内人士,一生敬畏天主,他把行善、做好事当作自己的本分,当作一种享受和快乐;把诵经、祈祷当作每天的日课,无论遇到什么都不停止,在监狱中、在病房里他都从未动摇过对天主的信心;他把敬老爱幼、
教宗接着说:有这样的一个俗语:人一生要做三件事,即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这是最好的遗产!为此,他邀请参与弥撒的信友自问:我为在我之后来的人留下什么样的遗产呢?生命遗产?我种了一棵树?
是不是与我在世时对天主的认识与爱成正比,因此,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盛大的准备,为永生做准备!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人知道如何准备?又有多少人真的在做准备呢?
有人把人的一生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少年时期像只猴,中年时期像头牛,老年时期像只狗。四十岁正处于的“牛”的年龄,牛最能负重,也最能忍辱。
他的救恩不仅仅限于三天的逾越奥迹或三年的传教生涯,而是他整个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他来的使命———带给人类救赎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