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教堂里面没有暖气,上了年纪的老神父依然每天为教友们举行弥撒圣祭,就是因为太冷的原因,那个时候庞神父的腿脚已经不是很好了。庞神父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都给了教会和一些生活有困难的教友们。
来自法国的若望会士在现场写中国书法的小春联,吸引好奇的参观者围观,成为「超人气」的摊位,达到了走出教堂向外福传的博览会设定目标。
我向我女婿的外婆询问过,老人家说从她记事起就如此,孩子的洗礼、初领圣体、领坚振,都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参与弥撒,然后共进午餐,送给每人一份精美的小礼品,庆祝一番,婚配圣事则更要隆重地庆贺。
节日当天的清早,很多老教友就开始聚集在教堂门口排队登记,准备领受傅油圣事。
先在“宠爱之母”教堂,思高安老院祈祷、朝拜、参观、交流,体验老有所养的安和幸福气氛,更被主母会修女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下午,她们走进圣心修院,受到神长修生们的热烈欢迎。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堂区教友不多,主日天也就260左右教友参与弥撒,但当看到我在微信群里的发的为疫情筹款信息后,大家响应非常积极,有些老人们也为疫情深深触动,慷慨解囊,捐献很多,他们没有微信,就请一位中年女教友代为转款
在属于这个基金会范围内的工作计划中完成的有对于老人和残障人的基金援助、帮助渔民得到新捕鱼工具和渔船重新恢复正常工作、通过访问帮助遭灾的家庭重建心理和社会能力、与圣鲁意沙医院合作开展的医疗保健,提供移动诊所
她每天早晨去教堂,都看见有一位流浪汉冻的瑟瑟发抖,不停地在地上跺脚。脚上穿一双露脚趾头的单鞋,上身穿一件没有袖,只剩下几片棉絮的棉袄,下身穿一条开裆棉裤,真是叫人可怜。
祭台后的巨大木十字架充满原住民风格,是由鲁凯族杜勇雄神父以四天时间赶工完成,让圆形如谷仓的教堂充满了生命树自由奔放的艺术气息。
信德讯金秋送爽丰收季,又逢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天主堂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温情与关爱走进困难人群的身边,用和谐与包容构筑民族团结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