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教会议的愿景恰好是以教义为基础,省思能如何照顾和支持家庭,尤其是因苦难和战争而被撕裂的家庭。枢机解释,世界主教会议不仅探讨家庭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
不排斥、不施暴是创造社会真正和平、正义与稳定条件的正确途径,我们要知道,某些少数民族所处的苦难和悲痛境况,是他们悲观认命或暴动叛乱的缘由。
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更好地应对暴力报复的方法,这些痛苦、苦难、复仇和一个人反对另一个人的现象仍不断增加。众人希望教宗的到来能给出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人们再次渴望和平。
今天是圣周的开始,通过这个圣周,去深刻反省一下我们的信仰,去真正认识、迎接这一位通过苦难、死亡、复活,带给我们永恒生命的君王。
……如果所有的罪恶里都充满了痛楚,或者直接马上遭致苦难,谁还会犯罪?所以,许多罪恶本身是一些美丽的诱惑。罪越大,表面的获利也越大,而诱惑也越大。面对诱惑,人是软弱的。
苦路第九处耶稣第三次跌倒在地苦路第十处耶稣被剥去衣服苦路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苦路第十二处耶稣在十字架上死[page]苦路第十三处圣母怀抱耶稣苦路第十四处耶稣被安葬其它作品赏析:耶稣为门徒洗脚打破玉瓶膏抹主[page]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登山宝训兵丁戏弄耶稣给耶稣带上荆棘冠冕耶稣在马槽降生(文中配图:苦难十四处来源作者微信
教宗表扬他的圣德说:翁蔡蒂希神父的榜样能帮助我们在苦难折磨中见证爱德和望德,他在达豪集中营被仇恨信仰者杀害。他以爱抵制仇恨,以温良回应残暴。
在这焦虑、悲痛及苦难中,约伯宣示了他的望德:我确实知道为我伸冤者还活着,我的辩护人要在地上起立。我要看见天主:我要亲眼看见祂,并非外人(约十九25-27)。教宗指明纪念亡者的双重意义:悲伤和希望。
问:叙利亚真是一个苦难中的国家。答:我得说,叙利亚是一个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尊的国家。即便在如此悲惨的状况中,我从未看见一个人在抱怨。他们都希望把国家恢复到战前的状态,重新恢复他们的尊严,重享和平。
这两个组织於4月6日发表联合公告,解释在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参与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主基督受难的奥迹中,在逾越节希望的光照下,不忘许多无辜者的苦难和十字架,对此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