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敬畏之情事奉上主,战战兢兢向他跪拜叩首;(咏2:11)看,仆人的眼目怎样仰望主人的手,看,婢女的眼目怎样注视主妇的手,我们的眼目也就怎样注视着上主,我们的天主。(咏123:2)天主喜欢我们做什么?
让他们喜乐地感觉到自己被上主拣选,被上主注视,上主以那爱的目光注视我们所有人。因此,当我们想到主教和神父时,他们也应该想到他们是受傅者。相反的,我们不能明白、也无法解释教会是仅仅依靠人的力量而前行的。
可惜我们太多的信友把眼光盯住了这些会犯罪的人身上,而不注视圣神不断地在圣公教会内所做的功,不注视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不注视圣父伸出的慈祥的双手。
唯有认识耶稣和祂的真理,我们才能注视人性状况的真理,才能为使社会充满人性化作出贡献。教宗指出西满对耶稣这个提问的回答: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十六16)。
他们好似一件包装好的礼物,叫人不去开包寻找礼物,反而只注视包装纸。他们只注视外表、形式,不注重恩宠,忽视恩典的核心!
这几年,让我越来越投入青年牧灵工作的圣经图像,就是富贵少年的故事,那句话在心中回响,久久不去,耶稣定睛注视他,就喜爱他(谷10:21)。
耶稣正是以这种态度注视了玛窦,让这位税吏终於感受到爱,而不是鄙视的目光。耶稣挑战了人的偏见和判断;祂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玛窦能够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而开启一段新行程。
教宗藉此提醒在场参礼的所有人士,正是这些无家可归者帮助我们调到天主的波长并注视那天主所注视的;天主不注意容貌,却关注今日许多贫穷的拉匝禄。倘若我们不关注身边的拉匝禄,那就是转面不看天主。
教宗也强调,面对儿童的苦难我们没有答案,只能注视基督苦像并祈祷。保禄六世大厅内充满节日的气氛,青年学生怀着爱戴与热情问候教宗方济各。教宗以他惯常的方式与青年交谈,特别回答了3位学生的提问。
我们众人应邀注视着上升到天上的基督,他用自己的伤痕治愈了我们。教宗说:“因此我们应邀更新我们对耶稣的信德,他是全人类获救的唯一希望。耶稣升天,要为我们打开通向永远的祖国:天堂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