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勤于斋戒在圣经中叙述了耶稣在接受若翰洗礼后,随即有一段时间,留在旷野里禁食四十天之久,受魔鬼的诱惑,圣史们揭露了这奥秘事件的救赎意义。
耶稣在为众人医病以后,一定很晚才睡,然而第二天天还未亮,他就起来到旷野去祈祷。在旷野,耶稣以心灵和天父交谈,这个祈祷以后,他清楚明白自己该做的事。圣经说他就离开葛法翁,往别的村庄去传道。
四旬期固然使我们想到,主耶稣公开传教前在旷野四十日禁食的事迹。福音这样记载说:「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玛4:1-2)。
答:责罗斐哈得是默纳协支派的人,他在旷野中无子而亡(参见户27章),但他的五个女儿曾在梅瑟面前恳求继承父亲的产业。上主认可了她们的请求,赋予她们承嗣权利,成为圣经中罕见的女承嗣案例。
答:当他们绕行厄东时,在旷野中感到焦躁,抱怨天主和梅瑟:“没有粮食、水,我们厌恶这轻淡的食物。”(21:5)这是对“天上降下的玛纳”的不满,是对天主供应的轻视。
这对耶稣来说也不容易,祂在旷野和橄榄园里受到这方面的试探。祂在橄榄园里内心受煎熬,却接受那等着祂的酷刑。对有些门徒来说也不容易,他们因为不明白「奉行天父的旨意」所指为何而离开耶稣。
每天傍晚路边休息的时候,脱下鞋,脚上的青筋抽在一起,集成一个疙瘩,腿肿胀得难受,大家感受着主在旷野里四十天所受的苦。他们抱起自己的脚,边按摩边祈祷,边唱赞美的歌。
四旬期第一主日我参加了李山主教在北京南堂亲自主祭的弥撒,福音说的是耶稣在旷野里禁食40天,三次击退了“魔鬼”的诱惑。
他表明,「这多少也表达出四旬期的动态:在四旬期,我们蒙召在精神上回顾子民在旷野里走向天主圣山、走向逾越经验的旅途」。
我们想到那陪伴天主子民在旷野中的隐荫。总之,庇荫论述的是天主的温和。正如他曾对玛利亚所说的,今天也对我们众人说:“我在这里等着你,我愿意成为你的庇难所:你来我的庇荫下,与我同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