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相遇,教宗提到慈悲之父的比喻,指出天父为荡子回头的极大喜悦总是令我们惊讶。耶稣治癒的麻风病人也怀有同样的喜乐。这两个范例告诉我们,喜悦的感激是对慈悲恩典的正确回应。
他感慨地说:这是天主在警醒我,让我这个大罪人应该回头认识天主,在天主面前悔改。于是他赶紧在额头上画十字圣号,感谢天主的救恩。
教宗然後提到荡子回头的比喻。在这比喻中,长子一直表现良好,却对父亲愤愤不平,因为父亲喜乐地接纳荒淫度日、悔改回家的小儿子。教宗解释说,这种态度让人看到某种好的背後所隐藏的事物:傲慢,自以为是义人。
人应当回头向善,悔过自新。时代的巨轮在向前,一定要走光明大道。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经过我,谁也不能到我父那里去。
这是圣亚尔丰索·利高列著的默想灵修集,书中共36个默想主题,警戒人畏惧罪过、远离邪恶,劝勉人信赖天主仁慈,回头悔改,鼓励人追求天乡永福,以清世俗虚幻。
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杀人凶手也不该失去他的人性尊严’,因为天主是一个常常等待儿子回头的父亲,盼望儿子知道自己做错了,并请求宽恕,好能开始一种新生活。
我回头,看到刚才那个小女孩,挂着泪痕的脸上露出天使般的笑容。“你刚才为什么说上主会喜欢这双鞋子呢?”我好奇地问。“我们的妈妈病得很严重,医生说她很快就要去天堂了。爸爸说,她可能会在圣诞节前去见上主。”
我已经在地狱里订购了位子,再也无法回头了’。但你想到天主的慈悲吗?让我们回忆一下可怜寡妇向亚尔斯本堂神父告解的故事。
在不安的驱使下,我们寻求圆满、寻找天主,偶尔会走错路,迷失方向,然后回头,继续寻求上主。天主也渴望相遇,所以「祂派遣耶稣来与我们相遇,满足这份不安感」。
教宗指出,“那个人和商人卖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买下更宝贵的物品,这些都是坚决果断的举动,永不回头的举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满怀喜乐的完成这举动,因为他们两人都找到了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