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可查看、下载照料受造界法令及弥撒经文.pdf
今年是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颁布七周年。
在此机会上,教宗向与会者寄发讯息说,在推广教会社会训导时,“你们可以从《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众位弟兄》通谕广泛汲取灵感,在不同大陆、区域和国家,根据当地的情况,努力将它们结合起来。
他们中有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基督教徒,绝大部分是从世界各地前来朝圣的人士。他们在耶路撒冷旧城祈祷、在苦路的每一处停留默想、从主耶稣受审判的地方直到他受十字架酷刑死亡、以及复活的地方,重走主的苦路。
这篇圣咏用悲哀的语气呈现出遭受迫害无辜者的形象,与基督学关系极为密切,邀请我们即使觉得天主不在我们身旁,也不要失去信心。
德国水灾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在“照料受造界祈祷日”前夕发表文告,表示“我们要为尽快克服卫生危机的后果祈祷,也祈求让全世界的执政人士受到自上而来的启迪”,不再固执于疫情之前实施的经济生活、生产和消费的筹划原则
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明确阐释天主圣子降生的意义,也就是「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赎出来」,「让人走出受奴役的状态,还给他们自由与尊严,那作为儿女的自由」。
此外,教宗也期盼社会能守护受造界,「接纳福音的讯息」,也就是「关于天主对每个人无穷尽的爱的宣讲」。共同怀抱梦想,意味着实现「相遇的文化」:在疫情肆虐将近两年的世界里,相遇文化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为此,6月5日,韩国主教团环保委员会将在仁川教区主办教宗方济各通谕《愿祢受赞颂》精神落实研讨会,并围绕“零排放”主题展开讨论。届时,韩国各教区和堂区将提出“零排放”的具体落实建议。
,受造物蕴涵的讯息(84-88段)V.普世的共融(89-92段)VI.物质的共同终向(93-95段)VII.耶稣的眼光(96-100段)第三章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101段)I.科技:创意和力量(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