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修士惊讶的不知说什么才好,稍后,才对神父说;在去的路上,有一个老妇人被车撞了,倒在地上,没有人施救,我就把她送到医院,直等到她的家人来了我才离开。
我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但是我知道天主不会舍弃我,我自己也努力在走近天主的路上。
教宗强调,耶稣也曾生活在暴力的时代,但祂不知疲倦地宣讲天主无偿的爱,为人指出一条非暴力途径,并在这条路上走到底,直到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藉着十字架实现了和平,摧毁了仇恨。
辣黑耳哀悼自己的儿子,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走向流亡的路上死去的。教宗解释说:面对丧失儿子的悲剧,一位母亲不愿接受安慰的言语或举止,因为这样的言行总是不恰当,绝不能减轻一个不能也不愿癒合的伤痛。
教宗对青年说:「当你们的旅程颠簸,你们在路上跌倒时,慈悲为怀的天主必会伸手扶起你们。」教宗接着提及他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与青年的互动。他当时询问青年:「事物能否有所改变?」青年同声高呼:「能!」
在这条路上,童贞玛利亚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她是神贫的模范,因为她顺从上主的意愿。诵念三钟经後,教宗提到当天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邀请众人为麻风病人祈祷。
三位贤士以新的精神生命走在新的路上,他们也将自己遇到的新生王的好消息报告给自己国家的人们。这另一条新路不仅带领他们安全奔向目的地,更带领他们到达永生的天堂。
这是今天的祈祷:‘天主,求祢检视我,明悉我的心思’;‘上主,请让我明白,我正在哪条路上行走。
上主这样说:你们应站在交叉路口,观察探问旧路;哪一条是好路,就在那路上走,你们的心灵必获安宁。他们却答说:我们偏不走。
在这种生活的完美情景中,有一天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了复活的耶稣。就这样,迫害者成为使徒。为什麽呢?因为我看见了生活的耶稣!我看见了复活的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