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娜已19岁了,她刚刚在荷兰读完了高中,就开始踏上了寻亲之旅。 7月19日,国娜在养母、舅舅和表哥的陪同下来到南充寻找亲生父母。
后来是一位神父送了我一份“信德”,越读越觉得不错,这里的内容贴近生活,对我的信仰十分有帮助。我曾经将它推荐给我的教外朋友,他们说这不仅仅是教会的报纸,对他们也是很好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很受感动。
夕阳西下,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位身残志坚的老者,我读懂了那种神情,那份执着,也读懂了生命中美丽的内涵。于是,我想起了卡乃基的那句名言:“不要抱怨自己脚上的鞋子是大还是小,要知道别人连双脚都没有。”
弥撒结束后,教友们都走了,她再找好第二天要读的经文,并写好答唱咏,七、八年如一日。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雨天雪日,只要走进教堂就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显得那般亲切。
80年代宗教政策落实后,各地教产归还,各大城市教堂迅速崛起,不仅在城市,就是在偏远的乡村,到处都会听到读《圣经》唱圣歌。
到耶稣诞生及被钉死后复活再升天的天主伟大的救赎人类计划,并讲述了在每日弥撒中教友要做好的一切准备,怎样参与弥撒,怎样办和好圣事,怎样教育子女,教给教友怎样祈祷,在生活中要处处行爱德,处处彰显耶稣基督的形象,鼓励教友多读圣经
为进一步推广读圣经、分享圣经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马学圣主教在16日的派遣礼弥撒中,以教会的名义派遣这些教友骨干回到各堂区后传扬福音,为基督作见证,并要求他们每人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教友。
邓太太说,圣诞不单只是收礼物的机会,也是送礼机会:「我鼓励女儿把新年所储的部分压岁钱,为祖母购买圣诞礼物,借佳节答谢亲恩。」
因着您150元的善款,就可满全一个学生读一年书的心愿!每当看到那些受助者得到救助后激动的神情时,我们心里总涌动着无数感动:感谢你们这些可爱的人,感谢你们富有爱心的人!
我是一名新教友,1999年2月28日,在献县总堂,从侯经文主教手中领受了圣洗和坚振两件圣事。在这之前,我没有去过教堂,更没有参加过慕道培训,我的奉教有赖于“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