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德圣保禄修女以无私忘我精神,服侍天主,默默奉献,特别关怀贫困病患、原住民、监狱受刑犯三大族群,那裡需要她们,她们就到那裡为人服务。
“首先每个人要对生活、家庭、未来怀有希望;其次要关注哪些是被人忽略、歧视、排斥的领域,那里通常是边缘人士,如麻风病人、贫困者、特殊病患,还有我们封闭的内心。最后,我们该如何行动?
比安科托神父指出,「对服刑人而言,这意味著更关心她们的处境,不只是因为她们犯了错而入监服刑的经验,更是她们一出生或环境使然造成的贫困、被边缘化的状态」。
她讲到,德兰姆姆一生扎根贫困与苦难之中,以谦卑的姿态服务贫病、孤独之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与尊敬,更成为无数人践行慈善的榜样。
今年春天,苏敏和十几个义工在广场上号召人们捐款捐物,仅衣服就几卡车,他们将衣服分类、清洗、消毒、整理,然后发放到农村的贫困者的手中。苏敏正在义卖访贫问苦、捐资助学也是义工队的重要工作。
小时候我经历过连野菜也没有吃的、极度贫困的日子,妈妈告诉我们去诚心祈祷,好好做人,这些痛苦和困难会过去的。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能偷盗,不能占教会的便宜。
之后没用半天时间,修女们就送来了几十位最贫困、最痛苦的病人。其中就有一个老人在住进来的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这一切都在东非最大的城市内罗毕体现出来,在那里,财富与贫困共存,但这是一件丑闻!它不仅发生在非洲,也发生在这里,发生在世界各地。财富与贫困共存是一件丑闻,是人类的耻辱。
圣洁的子民,凭藉禧年的规定与贫困和不公平作斗争,确保人人过上体面的生活,他们居住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得到公平的分配。其核心思想是:土地原本属於天主,它只是交由人类托管(参阅:创一28-29)。
您每天同最贫困的人往来,从明爱会中心创立以来,您就亲身经历教宗方济各的这一呼吁。身为在首尔郊区为这类呼吁代言的传教士,您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