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怀着痛悔之心虔诚拜苦路在圣道礼仪中,南堂本堂任神父几度哽咽,他含泪讲到:主耶稣的圣死是为了爱我们,纪念主的苦难要知道祂是为爱我们而死,祂的伤痕是因我们的罪而受的伤痕,祂肋旁流出的水是生命之水,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源泉
教宗说,四部福音都突显了女性的角色,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其她妇女,是复活耶稣的首批见证人。在门徒们仍害怕,将自己关在晚餐厅时,是妇女们最先宣报耶稣依然活著。
主真复活了,阿肋路亚!耶稣曾说过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探望组的心声就是希望能带给大家天主的爱。
(若七37-38)圣神“活水的江河”从耶稣的肋膀涌出(参阅若十九34),这活水洗净并滋养了教会。从复活主耶稣的慈悲胸怀涌出的圣神也使我们成为慈悲的教会,一个“敞开胸怀”面对所有人的慈母教会。
教宗进而以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为例,表明每个人蒙召对世界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教宗吁请青年「不要忘记,他们每个人在天主眼中都是珍贵的」,对教会、对教宗也是如此。
菲律宾人民虔诚恭敬这尊黑耶稣雕像获得圣座的赞同,伊诺琴佐十世教宗在1650年依照法规成立了纳匝肋人耶稣团体。后来,庇护七世教宗也在19世纪为“虔诚向黑耶稣雕像祈祷的人”颁赐全大赦。
教宗接著表示,在撒乌耳“消灭”了阿玛肋克人之后,人们从战利品中取得“大小家畜,并许愿要奉献给上主”。
教宗说,达味的哥哥们为保护以色列与培肋舍特人作战,“他们有功绩”,但是上主选定了“他们中最小的一个”,即牧放羊群的达味。上主让撒慕尔给达味傅油,“从那天起,上主的神便降临于达味”。
教宗说,加里肋亚与耶路撒冷相比是个郊区,为外邦人徙居之地。耶稣在那里开始祂的宣讲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17节)。教宗指出,这宣讲“就像一道穿越黑暗的皓光”。
2月12日,收到进德公益的第二次呼吁函后,神父在寻找口罩的同时,发起募捐活动;德肋撒教友协助神父向芝加哥华人教会团体的近200名华人华侨发出募捐邮件,邀请大家积极行动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