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和韩国教会有很大的差别,但韩国教会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以慈善和爱德服务社会,从而让教会融入社会,社会认同并接纳教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年幼失恃嫁入外教尚美珍从小接受了洗礼,在信仰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热心事主的父母经常接待神父、修女。然而不幸的是,尚美珍出生刚刚7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因病离世。小小的尚美珍只能由父亲和三位姐姐照顾。
许多教友都是专程驱车从外州赶来,参与这一年一度的重大仪式,出席的教友人数均逾900人。
尤其遇到那些驻足观望、咨询有关信仰问题的教外朋友,他们更是面带笑容、不厌其烦地讲解。有位老姊妹离教堂很远,需要倒几次公交车才能到堂里,但她每天都是参与完早弥撒后就投身于福传。他们才是教会合格的看门人。
然而,正如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指出的基督信仰广泛而深入地扎根在欧洲(《教会在欧洲》24)。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除外来的困难外,我们真正应该感到担心的教会内部本身的问题。
在弥撒讲道中,朱主教追忆了当年法国冯烈鸿神父在瓯北这片土地上开教,及老朱公还有诸多老前辈们的努力,把福音的种子散播在这里,使之今天结果累累:是天主的恩赐,是前人的付出,让我们得以相聚在这里,一起赞美天主
到目前为止,已有280多人领洗进教。如何召叫人?我问他们如何召叫人?他们说:用滚雪球的方法,我传你,你传他,新教友福传更能帖近教外朋友,有的在慕道期间就把人召叫来了,现在新教友成了福传骨干。
在这慕尼黑的心脏等待他的,是他所形容的“信德的庆祝活动”,除了天主教信友外,还有当地的基督新教和东正教人士。教宗感动地说,“再度来到这极其美丽的广场,令我的心情特别激动。
这一看让我大开眼界,上面不仅有世界各地的教闻,还有教友的见证、信仰感悟等等。从那以后我便迷恋上了“信德”,有事没事就去教堂看看有没有来。我们村的聚会点在主日也经常由我给大家念“信德”上的文章。
教宗方济各除了在主持例行周三公开接见的时间外,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圣座新闻室主任伯克12月14日中午在记者会上表示,圣座改革的两个基本纲领是传教热忱和众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