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诏书部分,神父就聆听圣言、朝圣、关怀边缘人士等十个方面分别作了论述,并着重给大家讲解了慈悲年徽号的意义:圣子把失落的灵魂背在肩上,显示出基督的爱,使基督降生成人的奥迹,达于圆满,以救赎为顶峰。
这样,我们就能靠近天主如此伟大的慈悲奥迹。让我们在宽恕中敞开心灵,好使天主的慈悲能进入我们心中,宽恕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宽恕,需要请求宽恕!我们若宽恕就能得到宽恕。
合一既不是彼此屈从,也不是彼此同化,而是接纳天主赐予每个人的所有恩典,为向全世界显示上主基督藉着圣神所实现的救恩的伟大奥迹。教宗也勉励众基督徒关注世界的苦难。
他说:圣母升天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我们未来的伟大奥迹。事实上,玛利亚在我们的行程上走在最前面,那些藉着圣洗圣事,如同玛利亚那样与耶稣紧密结合的人也在这条路上行走。
祂让她把话说完,逐渐进入她的生命奥迹。这也是对我们的教导。透过对话,我们可以扩大天主慈悲的标记,使之成为接纳和尊重的管道。
今天,我们应该默想教会,省思教会的这项奥迹。我们众人如同一座建筑物,但这建筑物的基础却是耶稣,为我们祈祷的耶稣,为我祈祷的耶稣。
教宗表示,在基督复活的奥迹中,这些枢机和主教藉着死亡而进入了圆满的生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忍受了巨大痛苦,为福音作出英勇的见证。教会於每年11月纪念已故信徒,提醒每个人向往永恒的生命。
妇女与生命的奥迹如此密切,她们能极力推动友爱的精神,细心保护生命,深信爱是使世界合乎每个人居住的唯一力量。
这是个令人惊叹的奥迹。基督徒蒙召具体地参与人类和社会现实,不违抗天主和凯撒。教宗告诫道,违抗天主和凯撒是一个基要主义的态度。基督徒蒙召具体地参与尘世现实,以源自天主的光来照耀这尘世现实。
当代诺斯底主义是「爱慕虚荣的肤浅态度」,妄想着以冰冷的逻辑来「操弄天主的奥迹」,以至於偏好一种「没有基督的天主、没有教会的基督、没有子民的教会」(37-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