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有一条希望的线,它连贯整个救恩史,是喜乐的泉源。今天教会告诉我们希望的喜乐。在弥撒的集祷经中,我们祈求天主守护我们对教会保持希望的恩宠,因为这希望不会令我们‘失望’。
多少次我们背离了祂的救恩……。但祂仍在。记忆使我们接近天主。记住天主在我们身上再创造及赋予新生命的作为,能使我们比亚当在第一次创造中的古老光辉更胜一筹。
然而,耶稣表明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祂来为带给众人慰藉和救恩,并以这种方式彰显天主的审判。耶稣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十分明确:天主打发祂的圣子来到世界上不是为惩罚罪人,也不是为消灭恶人。
如果我们遵循耶稣的教导,敞开心胸,不固执於我行我素,我们就会得到喜乐和救恩,享看新天新地(廿一1-2)。教宗最後勉励道,我们要接纳耶稣的抚爱和宽恕,不自大,却怀抱希望。
不过,我们也知道自己蒙受了上主的救恩,在我们身上和我们周遭的事物上得以瞻仰及预先体尝基督复活的标记,即基督以祂的复活所进行的新创造。
教宗最後邀请众人与圣咏作者一起祈求说:上主,求祢使我们重获祢救恩的喜乐,求祢以慷慨的精神来扶持我们,好使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赞美祢(参閲:咏五一14),使我们的灰土因着祢生命气息的力量而转变为爱慕的灰土。
但实际上童贞圣母告诉我们天主关切年轻人,并藉着他们推进一个与众不同的救恩史。问:法蒂玛圣母显现的讯息在一个世纪後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答:人不仅要在这个世界生活,更要抵达天主的世界。
撒辣透过分辨懂得她绝不能上吊自尽;托彼特觉察到,他必须「在祈祷和盼望中等待上主的救恩」。
天主慈悲宽仁并富於恩宠,这启示在《新约》中藉着基督的话语和祂的救恩使命达致圆满。
教宗最後祈求上主赐予我们恩宠,让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圣心庆祝伟大的功绩,伟大的救恩行动,伟大的救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