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满全了旧约梅瑟的法律,同时也彰显天主的救恩降临在人间,与他拣选并相信他的子民相遇。西默盎和亚纳正是代表了大众的期盼,他们受到圣神的感动和指引,进入圣殿,认出玛利亚和若瑟所奉献的婴孩就是人类的救主。
当时,贝尔格里奥写道:「灵性分辨意味著勇敢地在我们人的面容上看见天主的轨迹。」菲奥里托神父终其一生如此奋斗。
这并非人对人、而是人对天主的服从。原祖亚当是抗命者的始祖,基督则是服从者的始祖。坎塔拉梅萨神父强调,在所有抗命的根源内都存在着对天主的违抗,而在所有服从的起源里都存在着对天主的服从。
3月25日是救主耶稣苦难日,下午3点200多位教友参与了今天的礼仪。聆听了救主苦难史后,本堂庞端神父为教友解说了救主所受的苦难是为承行天父的旨意,用他的血作赎价,为众人得救恩。
法国天主教真福团的德诗雅修女,与香港教区视听中心,目前在湾仔圣母圣衣堂举办名为「默观行──千里之行,始于心动」的画展,是艺术显主荣活动。画展至五月二十日结束。这已是修女第二度来港作展览。
博瓦蒂神父先后谈论了,人会假借选择自主权的名义拒绝天主,以及出于渴望确定性,不再听从上主声音。当天上午默想的经文记载,法郎拒绝让以色列子民过节敬拜天主,甚至因此加重他们的劳役(参阅:出五1-23)。
由此也令人联想到宇宙整体是向天主的超性开放的,并在其内发展。信仰让我们得以诠释正在开展的事物所具备的意义及其不可思议的美貌。宇宙是一个开放和相互交流的系统。
只有跳出自己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选择接受天主临在和爱人的方法,我们才能认出并接到主耶稣所带来的救恩。我们一起从这三个方面默观今天的福音和读经:(1)显扬天主,(2)认出天主,(3)让主做主。
同时,我们意识到那发自祂刺穿的心的爱遍及到了全体天主子民和全人类;恰恰是这样,我们感到祂要用我们来更加接近祂深爱的子民(同上,268),以及所有真诚地寻找祂的人。
依据佛教福利观的分类形式,我们可以梳理出制度性的社会福利观、施舍性的慈悲福利观和功利型的因果福利观等若干形式,并能够在每一种福利观之中寻找到三种相应的佛教形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