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5:36)天主的司祭,需要慈悲的倾听能力。心“我们应该爱,因为天主先爱了我们。”(若一4:19)以基督的心为心,去包容、去理解、去接纳身边的人。手“但要祝福,因为你们原是为继承祝福而蒙召的。”
念经前,他省思了主日福音中记载的有关纳匝肋人不信耶稣的事迹(谷六1-6)。教宗说,耶稣在加里肋亚其它村庄宣讲后,来到祂的家乡纳匝肋。到了安息日,祂便开始在会堂里教训人。
当然大家还是如同门徒们当年一样,被主从山上带了下来(路9:37),最终我们还是被那位复活了的主耶稣“送回”了这个现实世界,因为主基督未竟的使命是让我们继续为其宣讲,为其福音作证(谷16:15、20)。
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福音给我们谈论的是耶稣的前驱洗者若翰(谷1:1-8),并把他描述成“旷野中的一位呼喊者的声音”(3节)。
今天礼仪的福音(谷10:46-52)给我们讲述耶稣治愈了一个眼瞎的人,他的名字是巴尔提买,但路过的群众不认识他,他只是一个穷苦的乞丐。
新礼仪经句:你们要悔改、信从福音。(谷1:15),指出耶稣在四旬期中对我们罪人的召唤。
新礼仪又编入另一任选经句:“你们要悔改、信从福音。”(谷1:15),指出耶稣在四旬期中对我们罪人的召唤。
在诵念三钟经前,教宗先讲解了主日福音。福音记载,耶稣谈论人类历史终末的事件,点出各种默世元素,诸如战争、匮乏和灾难四起。教宗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与复活主相遇。
7月8日主日福音讲述耶稣回到本乡纳匝肋,进入犹太会堂教导会众的事迹(谷六1-6)。教宗当天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指出,民众对耶稣有所抵拒,议论纷纷,因此祂在那里只能治愈少数的几个人。
教宗说,“怜悯是《福音》的关键词,它铭刻在耶稣的心中”。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