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祭典结束后,科赫枢机主教率领圣座贺节代表团觐见了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并呈递教宗本笃十六世致宗主教的亲笔函。
教宗然後谈及司铎、天主圣洁子民和主耶稣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宗说,天主子民对司铎的关怀和接纳,有助於使他们做个好神父!
在感恩经中,当司祭诵念纪念经(anamnesis)时,他以全体子民的名义,感谢天主并向祂呈上圣洁与生活的祭献,即教会的奉献,以及天主所悦纳的修好之牺牲[4];司祭也这样祈祷:求使基督的体血,成为天父所歆飨的救世圣祭
教宗在清晨弥撒中省思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希伯来书》的章节,讲解了坚忍在信德旅程中的意义。(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2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省思了坚忍在生命旅途中的意义。
教宗方济各获悉消息後,透过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致唁电给阿富汗驻意大利大使,表达哀痛之情。教宗称在喀布尔发生的凶案是残暴行为,同时将亡者的灵魂托付於天主的慈悲,保证为阿富汗人民祈求重获和平。
天主经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天主十诫也告诉我们,要恭敬唯一天主在万有之上,并爱人如己。可以说,恭敬天主在万有之上是我们信仰的核心。
同道偕行的核心《文件》的第一部分(第13-48段)从对“天主子民的教会,合一的圣事”(第15-20段)以及“天主子民的圣事根源”(第21-27段)的共同思考开篇。
教宗表明,天主在这个不见经传的地方成为血肉,在祂母亲的胎中就与我们同行。天主在我们料想不到的地方,在边缘地区与祂的子民相遇。任何环境都阻挡不了祂的临在,因为救恩的喜乐始於纳匝肋一个少女家中的平凡生活。
宽恕他人,与受到伤害的人修和,采取积极的态度,这些都是复活子民的标记」。「身为天主教会的一分子,我们必须做国家的希望标记。我们曾经受到迫害,被埋葬在贫穷、压迫的墓穴里,权利遭到否认。
教宗首先指明,在《圣经》中,天主的慈悲贯穿以色列子民的整个历史。教宗列举《创世纪》中若瑟的事迹说,若瑟虽然被他的哥哥们卖到埃及,後来却仍与他们重归於好。他没有把自己封闭在怨恨中,而是向修和敞开了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