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向参礼者表达出这仪式的全面意义,教宗方济各认为修改《罗马弥撒经书》(300页11号)的礼规,实在有益;即把「被拣选的『男士』由辅礼人员引领……」改为「那些自天主子民中被拣选者,由辅礼人员引领……」(
他说:「圣洗圣事使我们成为基督的活肢体、融入祂的教会。圣洗圣事引导我们进入与天主的共融,我们因而再也不受罪与恶的摆布。天主接近我们的生活,赐与我们真正的平安、和平。
还有其他的:如洗杯、洗壶、洗铜器等。这些讲究卫生注重礼仪的传统固然很好,但关键是在这些好看和干净的外表之下内心却充满污秽。
教宗继续讲解关于圣事的要理,他用两次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机会讲完圣洗圣事,现在开始讲解坚振圣事。教宗说,要留意让所有孩子领受坚振圣事,这很重要,因为坚振圣事让我们圆满地活出基督信仰生命。
在我准备接受圣洗圣事的时候,我试着和我的父母商量,他们竟出乎意料之外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在2005年耶稣复活节我领受了洗礼,我很感激她的家人(为了此事他们特意从北京赶到沧州参加我的受洗仪式)。
然后,教宗引用当天的弥撒福音讲道,他说:「耶稣,我们生命的最后审判者,愿意以挨饿及口渴者、陌生人、赤身露体者、坐牢者、及受苦和被社会排斥者的身份,来到我们中间。
弥撒中,武主教主礼,他邀请忻州侯应荣神父讲道。侯神父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话语,感动每个人的心。
他指出,每一个受过洗的人都是「积极的福传者」。福传的终极目标「并非传递教义,而是与耶稣基督的相遇」。对教宗方济各而言,个人与耶稣的相遇并不取代在教会内与耶稣的相遇。
最重要的是:传福音的人首先应该是个福音的体验者与实践者。一、不得不说 宗徒们在传福音时被人逮捕、审问,伯多禄和若望却回答说:听从你们而不听从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们评断罢!
藉着圣洗圣事,我们人人都成了身上带着基督的人,传递基督喜乐,基督慈悲的人。我们从天父那里领受的慈悲不是一个私人的慰藉,而是使我们成为让别人也能蒙受同一恩赐的工具。在慈悲与使命之间存在一种美妙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