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帕尼(GiancarloPani)神父在《公教文明》期刊中指出,教宗此行等同于教会认可这位实践福音劝谕的主教,他为弱小者奉献了一生。25年前,贝罗主教因罹患肿瘤,仅仅58岁就英年早逝。
本期《鼎》中发表了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北京教区副主教、上智出版社社长赵建敏神父的《利玛窦: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圣神研究中心研究员柯毅霖神父的《利玛窦的传教方法
在这次福传大会上,参加者讲了三个方面有关耶稣基督的故事:在亚洲文化中有关耶稣基督的故事,在亚洲人民中有关耶稣基督的故事,在亚洲教会中有关耶稣基督的故事。参加者回去之后将在各自的地方举行小型的福传会议。
圣座教义部在一份教义解释性说明中指出,这种“对圣事经文的故意修改”是“为强调圣洗的团体价值,表达家庭和在场者的参与,以及避免让人觉得在《罗马礼仪》的经文中,这项神圣权力集中在司铎身上而不利于父母和团体”
教宗指出,应以圣母的生活型态研究圣母学,与其它学院合作,留意“玛利亚时代的征兆”,有时也要净化民众的热心敬礼,“透过艺术和诗歌,将人性化和赋予希望的美带入文化中”。
英国的主教们都积极地表示赞同,同时认为教宗借着手谕和他亲自写的附带的信,强调了整个教会内部在举行弥撒圣祭中合一的重要性。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四月三日,香港教区汤汉主教为中九龙总铎区祝圣新福传十字架,为往后几个月的十字架互访活动揭开序幕。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在数码时代中宣讲基督」;会议首日上午讨论了两大议题:现代人的人类学危机,以及在新的虚拟环境中福传的问题。
这是梵二以来,国内教会首次就终身执事举办专题研习会。研习会是在中国天主教圣职委员会的支持及领导下,由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全国修院)和(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
仙台教区秘书长小松史朗神父在致所有海啸受灾的天主教徒复活节信函中如此表示。小松神父描述:「在海啸过后,没有一个地方看得见希望的讯号。但是就在那时候,电话铃声开始响了,就此为我们开启了新的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