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不是基督徒生活的至高理想,因为在这理想之上还有爱德,即对天主和近人的爱。教宗说:把自杀式袭击者视为‘殉道者’的观点令基督徒厌恶。
生活在理念中,就是只有理想而无行动,生活是浮的,心中很虚。生活在现实中如没有理想,忙忙碌碌虽脚踏实地而心中模糊,芳草天涯何处是尽头。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最后不能撑下去,堕落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报上谈到我们教会的福传事业是那样的不乐观,不理想,这使我从心底感到惭愧,感到难受。作为天主的儿女,我不懂得太多的道理,不会念太多的经文,也没有为福传事业尽到一点点责任,甚至连去教堂的机会也很少。
贝尔托内枢机昨天在为慈幼大学师生举行开学礼弥撒时,请他们不要将学术生活与伦理生活分开,他祝愿天主教大学的气氛尽可能接近福音的理想。
理想的方法是多管齐下,「一边提供协助和援助,另一边则要予以保护,使人们确实免於剥削」。为了达成这项远大的目标,各国必须更紧密合作。
我在石家庄玩了两天,那两天姑姑和我谈了很多,关于理想和信仰的一些话对我触动很大!回到家后就想好了,去上学不论结果如何至少经历努力了。
印度的圣德肋撒姆姆说爱,直到成伤,并不是一句理想,而是照进现实的精神。基督徒被基督教导,要去爱,而且不贪图回报地爱,尤其是那些伤害我们的仇人。
你们要抵抗随波逐流的现状,勇于发声,切莫从阳台观望生活,却要穿上运动鞋,披着基督的衣衫,为他的理想奋斗。
但雕像,特别是这尊雕像,将我们与肉眼看不见的人和理想具体化并联系在一起,它们向我们揭示了近在咫尺却看不见的现实。”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了勉励参加萨格勒布聚会的青年,特别写了一封信给他们,表示深信他们会对建立更加友爱的关系作出贡献,使在全世界具体实现人类大家庭的理想,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受到承认的基础上,不论他属于哪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