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警惕众人在促进团结发展时要小心,以免陷入这三种诱惑:第一种诱惑是着眼於只保护某些人的利益,却忽略穷人、边缘人和受排斥者;第二种诱惑是腐败的社会毒瘤,当自称是工会成员的人与企业家勾结,却不关心劳工时,状况便非常糟糕;第三种诱惑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
从拜金主义的产生看,拜金主义表面上是对金钱的崇拜,但这种崇拜的背后实际上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作祟。一个贪图享乐、极端自私的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表现为拜金主义。
具有亚马逊面容的教会必须寻求一种整体和团结互助的替代发展模式,注重对真正自然和人性生态负有责任的道德观念,使之根植於福音倡导的正义、关怀和人人均享财富的理想,克胜那拒绝将经济和技术权力纳入道德准则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逻辑
此外,暴力和拒绝生命的根源在于恐惧,因为接纳别人是对个人主义的一项挑战。我们可以设想,当发现一个新生命会是残疾者,甚至会是严重残疾的情况。
今天,由于工作繁重同时受市场竞争和追求最大利益的左右,庆节因而变成了人们消遣和消费的机会,并因此而令家庭和社团被分裂,个人主义生活形式流行。
教宗然后引用《人口贩运问题牧灵方针》,指出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呈增长态势,倾向于以一种纯粹的功利主义视角看待他人,按照人的利益和优势来赋予他们价值。教宗称之为当代人类身体的创伤,害人也害己。
此外,“过度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浪费行为使公益受到威胁”。
多样性确保团体充满“抗体”,提醒团体每一个人是独特的,并保护其免受个人主义和自私的危害。教宗说:“团结关怀是后疫情时代的前进之路,是治愈我们人际关系和社会疾病的方法,别无它途。”
教宗勉励他们「在一个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冷眼旁观、抛弃和轻视穷人及弱小者的文化里做出见证」。教宗在既定的讲稿中期勉拉匝禄协会成员「不要害怕传递希望与爱的火炬」。
他认为,年青一代深受「个人主义、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影响,教会领袖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空间。 他促请教会紧贴年青成人的思想和生活,并强调:「教会需要一套贴近现实的牧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