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到鄙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为何救恩尽是来自天主的简朴小事。」教宗指出,「当耶稣提出有关救恩之路的建议时,他从不谈大事,反倒谈论小事」。福音的两大支柱是《玛窦福音》中的真福八端和最後公审判。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个思想,教宗举例说:若一个人生病,就该去看医生;若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罪人,就该去寻找上主耶稣。若生病不去看医生,反而去找巫医,他就不会痊癒。
这意味着我们要同情及关怀许多希望得到聆听和被理解的人。教宗进一步指出,上主的仁慈永远长存(咏一一八2)。的确,天主的慈悲永恒不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因人的封闭而驻足,却从不厌烦地向人施予。
宋神父就耶稣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慈悲是教会生活的基础、怎样善度慈悲禧年及从圣方济的言论看慈悲的天主等课题为大家展开了详细详尽的讲解,并邀请大家畅谈对教会慈悲禧年的理解、回想一些圣人的慈悲事迹以及对万物的慈悲计划
让我们活在感恩中,活在共融理解中。
(梵蒂冈电台讯)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神学对话国际混合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题名为第一个千年中的同道偕行和首席地位:在为教会合一服务中走向共同理解。
让我们想想,我们的天主降生成人是为了能够哭泣;我们的天主圣父今天也在哭泣:祂哭泣是因为人类终究无法理解祂所赐予我们的平安,那份爱的平安。思索这些将对我们有所裨益。」
并按照教宗规定的得大赦的条件跨越慈悲圣门、诵念慈悲禧年祷文、践行神形哀矜、办神功领圣体、宽恕他人、怜悯他人、照顾弱小等,不但获得了慈悲禧年丰沛的恩宠,罪过得到了赦免,心灵的创伤得到了治愈,而且对慈悲禧年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双方在对话中还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名为第一个千年中的同道偕行和首席地位:在为教会合一服务中走向共同理解。
李稣光主教总结了会议发言说:感谢天主,安排我们相聚在庐山利玛窦灵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在教区,铎区,神父,教友彼此理解,共同辅助下,教区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变化,牧灵委员会对教区来说是重重之重,是突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