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却能藉着自己的行为来回应这宽恕。耶稣在当天的《福音》中让我们明白另一种寻求成义的方式,那些凭着外表自以为义的伪君子的图像。教宗说,这些人懂得扮出圣像的摸样,好似圣人一般,但他们是伪君子。
事实上,我们藉着祈祷而蒙受上主的爱,这爱催促我们共同行爱德,藉此产生我们彼此等待的耐心、我们彼此修和的动机,以及我们共同前进的力量。透过祈祷,我们就能以天父的目光彼此注视,因为祂的目光没有偏爱或区分。
教宗在当天以弥撒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中,展开关於圣道礼仪的小单元,强调天主藉着《圣经》与祂的子民对话,因此,在礼仪中不可忽略读经或用其它文章代替读经,例如阅读报纸上的消息。
教宗最後提到,在艰困时刻,上主总是让历史藉着像达味、达尼尔和撒慕尔这样的青年前行,因为他们说出真理,没有难为情。他们并非生来就是圣人,而是感到有行善的意愿。
教宗最后期勉本笃会士们藉着庆祝联会成立125周年的良好机会,反思如何寻找天主和祂的智慧,如何更有效地将永恒的财富传承给后代人。
教宗特别解释说,这样的行动不必轰轰烈烈,因为基督徒可以藉着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举动做关爱、互助与希望的酵母。教宗说:你们要热爱日常生活的微小举动。它们如同酵母一样小,却能带来巨大的益处。
阿马托枢机在册封真福的弥撒中总结道:教会藉着她子女们的工作,与病人相遇,并在我们的真福的启发下,以牺牲和慷慨给予他们帮助和庇护。
藉着这种方式,神学就能意趣横生,帮助我们活出一种有意识的信德、热情如火的爱德和望德;勉励我们屈膝接受天主之爱的碰触和刺伤。教宗在此不能不提到耶稣的苦难。
他既然藉着由宗徒传下来的覆手礼而被祝圣,并与祭台结下不解之缘,就要以主教或堂区主任司锋的名义,努力认事爱德工作。他仰赖天主的助佑,好叫世人看出他真是基督的门徒,就是为人服务,而不是接受服务。
在法蒂玛,教宗的视线要藉着默想来向历史伸展。法蒂玛再一次将为我们揭示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