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格前6:11;铎3:5-7);2、重生进入天主的国(若3:5);3、穿上基督(迦3:27;格前12:13);4、又如同基督,受洗后,便领受了圣神的印记,即活在圣神内,也活在基督内,亦就是活在父内
教宗勉励青年们要明了天主爱祂的子民,如同一个父亲和母亲爱自己的子女那样。这是一种能为他人腾出空间,与人同甘共苦的爱,信实及常常宽恕的爱。因此,慈悲总是包含宽恕,它不是一个抽象思想,而是具体行动。
人因骄傲和自负而与天主对立,父与子的关系不仅破裂,而且也改变了性质。教宗说:在拒绝天主,拒绝祂父爱的地方,就不再有生命,存在便失去根基,一切似乎都堕落及毁灭了。即使如此,这痛苦时刻也是接近救恩的时刻。
欧瑟亚先知描述天主接近祂的子民,有如父亲和母亲。天主说:是我用仁慈的绳索,爱情的带子牵着他们,我对他们有如高举婴儿到自己面颊的慈亲,俯身喂养他们(欧十一4)。
教宗表明,由於圣神,我们不再是奴隶,而成了义子,可以称呼天主为:阿爸,父呀!(罗八15)。实际上,天主的救恩工程是一项再造工程,天主的父爱藉着圣子的牺牲和圣神的恩典,使我们脱离孤儿的处境。
主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主的话像一盏明灯,把我心中照亮,开启了我的灵魂。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向神父、教友表态:从此以后要归依天主。
教宗最後说:愿上主赐予我们安宁、平安,好能以子女的身份自由地服事祂,而後充满爱地对祂说:‘父啊!谢谢,但祢知道:我仍是个无用的仆人’。
教宗说,公教进行会对我而言也有一点家的感觉,因为他的父亲和祖母也是公教进行会成员。拥有一个美好的历史不是要我们前行时只顾着往後看,只顾照镜子,让自己舒适地坐在安乐椅上!不要忘记这点!
只有唯一一次他曾容许自己向天父请求免去十字架之苦,在橄榄园祂曾祷告,‘父啊!你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罢!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罢!’耶稣是顺从的,顺从天父的意愿。
教宗圣若望廿三世1963年6月3日回归父家,於2014年4月27日被册封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