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富有的人,他们的内心也可能被排除在边缘受苦。因此,所谓照顾,乃是要顾及人的各方面需要,这些需要到头来都与天主有关。
我不方便常去看他,但内心渴望他在军中的教导下,能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因为他是我的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从两岁起就没有了父亲,他的生命好孤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个男性角色的学习对象。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的人,但在与进德公益其他志愿者一起服务灾区的这些日子里,看到孩子们在团队兄弟姐妹细心的关怀下,渐渐走出阴霾,恢复儿童的童真与纯真,眼泪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沈主教特别鼓励这些教友将信仰中的坚定化为生活中的坚定,面对生活挫折,内心从容自足,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孕育出丰富圆满的生命。
但是,要是真理是爱,它就要求信德,要求我们内心的‘承诺’。教宗在圣诞文告中进一步提到人的心总是在寻求真理,这个真理就是爱。
总之让人感觉不到那出自内心的喜乐,而一个真正喜乐的人想隐藏内心那来自基督的喜乐是多么困难啊!那到底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喜乐呢?可以说,现在对修道价值观的误解和把修道生活的职业化是导致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弥撒中刘俊刚神父证道说:外在形式的喜庆代表我们大家内心的喜悦。我们教区在主教华诞和圣堂祝圣的双喜临门中又将迎来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
信仰是带给我们行走的冲动,还是为我们成为一种内心的安慰,而让我们平静呢?我们祈祷只为我们感到平安,还是我们所聆听和宣讲的圣言让我们走出去,像耶稣那样与他人会面传扬天主的安慰呢?
同样,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告解圣事及一切和好经验:仅仅履行外在的形式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必须重新找回对天主的信赖,因为祂真正希望我们活著。
如果内心滋生邪恶意念,比如贪吝、嫉妒和骄傲,或者恶念,如诡诈、盗窃、背叛、毁谤(参阅谷7:21-22),为了变得洁净,一遍又一遍地洗手是没有意义的。耶稣关注的是人远离礼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