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堂区可以提供牧灵服务,特别是对穷人的关怀;学校可以成为基督徒和穆斯林一同建设相互尊重与合作的会晤场所;医院、诊所、收容所、聚会中心可以接纳受苦和需要帮助的人、难民与移民、处於战争恐惧之下的不同宗教的男女老少
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尊重耶路撒冷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圣城的现况。
对于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国家,要开设一间新修院是一件大事。它表明,在孟加拉国的圣召上升,这种逆上的趋势,正好对比西方的司铎圣召下降。
去年11月埃及北西奈省拉瓦达(Rawda)一间清真寺遭袭击的隔天,托朗枢机接受采访,再次呼吁善心人士继续努力促进和平、对话及自由,并于今年5月写给过斋戒月的穆斯林的信函中也重申了这个思想。
他谈到众人期待的他这次使徒旅行说:“让我的访问能加深教会同犹太民族之间的对话,使犹太教徒、基督信徒和穆斯林都能在这块圣地敦睦和谐地生活。”教宗然后将重点放在从犹太教与基督信仰间的对话所得出的果实上。
“在各项宗教和民间活动中,还有与穆斯林团体和犹太教会团体领导人的会晤。他们在对话以及文化交流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骤”。最后,教宗特别向圣地天主教徒们致意。
根据宗教新闻社的消息,反对这项提案的也包括穆斯林、东正教、信义会、圣公会和浸信会的宗教领袖,以及天主教东方礼和美洲非裔传统教会的代表。
它建于400年前,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包括天主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他也谈到犹太教徒在会堂、穆斯林在清真寺被杀害,以及基督徒在敬礼场所和祈祷中遭到打击的情况。他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促进相互了解并面对有所增长的仇恨”。
加拉什神父随后表示,2013年穆斯林摧毁了埃及的84座教堂。但在最近,一间东正教堂修复后重新开放,这意味著该国政府、总统和军队努力寻求承认基督徒是国家的成员,尊重基督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