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世俗生活遮蔽人的灵魂,使人无法看到生活在他身边的满身疮痍的穷人。当天的福音记载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
这些人向教宗讲述了自己的际遇、压垮他们的重担,他们甚至怀疑生活的美好。教宗表示,有些人大清早就抛下熟睡的子女出门工作,晚上到家时子女早已就寝。这种生活太泯灭人性,子女的遭遇有如「孤儿」。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北角圣犹达堂的圣言宣读组成员为响应教友年,举办阅读及抄写圣经活动鼓励信徒从圣经认识天主,实践生活圣言。
第三讲活出乐观的自己这一环节上,陈博士向孩子们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人的思维、情绪、身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孩子们领悟到幸福快乐和痛苦烦恼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帮助他们学着调整自己的认知
天主只能活在我们的心中,何况天主只是我们的精神寄托罢了,我们都在社会中磨练着,我又何尝不是生活在这冷酷无情的社会上呢?现在想想,我错了,我犯了大错,我否认了天主,否认了天主的存在。
德多纳蒂斯解释道,活出圣德意味着快乐地生活,而非平庸度日。这道劝谕「有助於我们保持辽阔的眼界」,抵抗「那缩小视野、丧失愿景、满足於得过且过的诱惑」。
此次学习班是银川天主堂“家庭福传”年阶段性的学习班,也是堂区开展牧灵福传工作的一个方面,为提升教友们的灵修生活,增强教友们的灵性生命,带动教友们福传的一项重要举措,约有200余位教友参加了学习。
为什么这种情况直到今日似乎毫无改变?
教宗指相对主义的盛行是给人的思维及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不谈福音讯息,生活起来好像天主不存在一样。
耶稣担心门徒们的劳累,他也发现了一种危险,这种危险也许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使徒工作中,例如在推行任务或工作向前发展时的热情,导致我们成为行动主义的牺牲品;太担心要做的事,太担心结果,是一件糟糕的事,令我们的行动失去了原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