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咏》第42篇写道:「天主,我的灵魂渴慕祢,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托伦蒂诺神父引用这段经文来激励众人因渴慕天主而寻求解渴。倘若以爱心默观世界,就会发现「这由衷的渴望遍布整个受造界」。
我们要醒寤地说:天主圣神,求祢降临,降临到我的心灵里,降临到我的生活中。」此外,圣神也「改变事件」,「抵达意想不到的情况」。举例而言,圣保禄「前往地极,将福音带给素未谋面的人」,以及执事斐理伯的经历。
文告最后引用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呼吁保护海洋环境。图尔克森枢机特别关注船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会导致海洋酸化。除二氧化碳外,船舶还会释放许多其它污染物,这无疑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在教宗方济各通谕《愿祢受赞颂》教导,以及不久前接见石油界企业高管时讲话主旨的指引下,出席世界天主教气候运动主办的天主教投资促进能源转型问题对话研讨会的代表们一致高度认同世界天主教气候运动推出的妥善投资与撤资计划的重要性
在教宗方济各通谕《愿祢受赞颂》教导,以及不久前接见石油界企业高管时讲话主旨的指引下,出席世界天主教气候运动主办的天主教投资促进能源转型问题对话研讨会的代表们一致高度认同世界天主教气候运动推出的妥善投资与撤资计划的重要性
这促使他与上主交谈,对祂说:‘祢拣选了我这个微不足道和有罪的人。’这就是他的谦卑。因为当他觉悟到自己被拣选,感觉到耶稣注视自己生命的目光,他便获得了力量。
因此必须不断操练而养成习惯,用修和圣事及上等痛悔来保持灵魂始终拥有天主的宠爱,那么,天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召叫我们,领我们回家,我们都可以妥有准备地对天主说:愿祢的旨意在我身上兑现吧!
伯多禄终于找到正在祈祷的耶稣,对祂说:众人都找祢呢!(谷一37)教宗提到,在《福音》的一些章节中似乎正是耶稣的祈祷、祂与天父密切的关系在主导一切。
祢创造这些人,是为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生命,可他们却生活在悲剧当中’。一方面,鲍思高神父以父亲的爱看待现实,另一方面他以乞求的眼光注视天主,祈求被光照,好能开启前进的道路。
我们的归属感和使命不会从意志主义、严守法规、相对主义或整体主义中诞生,而是源自有信仰的人,他们每天都谦卑和不断地呼求:‘愿祢的国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