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以一位圣人的故事为例,解释说:「有个人听从上主,总是按照上主的旨意行事,献身于主,上主却说:『可是你还有一样东西没献给我。』这个善良的可怜人回答说:『主,我还有什么没献给祢?
这一形象中有爱、慈悲、服务、奉献、为他人献身的精神。雅威是羊群的主人、耶稣是为雅威托付给祂的羊群献出生命的善牧。
幼年时聪慧过人,曾立志弃俗修道,献身于主,后因家庭变故遗憾未能如愿。1943年,随着武官坊教友人数的不断增多,教区决定筹建新堂,堂址在武官坊老城村。
他指出:每位司铎及献身于天主及教会福传事业者,要特别重视天主及教会赋予自已的神圣职责和崇高身份,要尽职尽责做好天主的事业。主教还勉励司铎要以圣维雅内为楷模,不断圣化自己,善保司铎形象。
叔父是奶奶最小的孩子,又是一位献身天主的神父,因此奶奶对他更是关爱有加。1965年四清运动时,神父们不能随便回家,奶奶对他十分挂念。
她表示,现在修道圣召容许她把这个梦想与她的献身服务相结合,去帮助人们克服悲惨的处境。她说:「我想帮助人们用大笑去治疗他们的痛苦。」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而他们一旦踏上到远东的路,就没有打算回去,鞠躬尽瘁之后,长眠在为之献身的土地上,无怨无悔。这些“以宗徒精神树宗徒事业”的善牧令人肃然起敬。
电话响起,是父亲医学院的同学听说了这个消息打电话来问候,父亲在电话里还笑着说,要是他“光荣”了,就是他们班第一个为医疗事业献身的人。母亲安静地给我收拾着东西。
他呼吁每位居民克服眼前的困难,致力於恢复服务、诚实和团结的基本价值观,好能超越在今年主导局势的严重不确定,因为这些不确定是抛弃献身公益精神的预兆。
自幼虔诚事主,矢志追随基督,献身教会。李主教1938年进入西安教区东堂小修院,学习成绩优异,德行卓越。1950年修院毕业后在西安总堂实习。1951年4月11日由周维道主教手中领取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