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会在朝圣地办告解,因此听告解司铎应当受到良好的培育、具有圣德,能让人体验到与上主的真正相遇。教宗说,真正的慈悲传教士能以信德的直觉,毫无偏见地与子民相遇。最后,教宗向在场人士讲述了一件轶事。
当青年真正感到被爱时,会士便能提出爱的最高准则,即圣德:一条逆流而行的基督徒道路(参阅:《你们欢喜踊跃吧》,63至94号)。
老主教曾呕心沥血为复兴、发展教会的点点滴滴,更令我们全教区神长、教友万般敬仰、难以忘怀,我们应满怀着复活基督的喜乐与希望,努力效法他的圣德善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富高神父的圣德名声很快被传开,他是福传和祈祷的典范。第二位是印度平信徒殉道者真福拉匝禄(DevasahayamLazzaro),他出身于印度奈尔种姓的婆罗门家族,于1745年皈依天主公教时取名拉匝禄。
然而,“透过其诸多圣人和殉道者的圣德和智慧、博学者和思想家的文化、晓得在岩石上雕刻出十字记号作为生命树、信仰战胜世界上一切反对势力的见证”,这个民族却能开花结果。
教宗说,慈悲使徒是教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希望主教们能够看到“具有圣德、慈悲以及准备好随时宽恕的司铎,使成熟的慈悲使徒”越来越多。为此,教宗特别以旧约中卢德这个人物勉励在场的慈悲使徒。
在大赦中指定这些善工时,我们因信德而相信,罪的诱惑便减轻,相反,仁爱和圣德就以特别强烈的方式增长。罪的残余被消除,灵魂的治愈比起初更快。
在教宗讲话前,欧洲理事会秘书长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ørnJagland)首先向教宗致欢迎辞。
分享中,汤汉主教劝勉没有晋铎的前修生于教友年活出平信徒使命,效法圣女小德兰父亲马丁(L.Martin)给予子女圣召培育:马丁曾进入修院,最后没有升神父。
分享中,汤汉主教劝勉没有晋铎的前修生于教友年活出平信徒使命,效法圣女小德兰父亲马丁(L.Martin)给予子女圣召培育:马丁曾进入修院,最后没有升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