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的基督徒都领受了这份恩典:对耶稣开放,进入耶稣的内心,与祂建立友谊。我们按照命定领受了祢的友谊之恩,我们的命运是要作祢的朋友。这是上主永远持守的恩典,上主忠於这份恩典」。
一个人眼里的世界,从来只是表象;内心的声音,才是生命的真谛。一片落叶,是衰败的迹象,还是重生的征兆,取决于心的方向。美好如阳光,心里布满阴霾,阳光就走不进来。
恶神在我们内心寻找同谋,正如圣依纳爵所言,恶神是‘我们人性的死敌’。神父解释道,在基督信仰的传统中,恶有不同的名称。
团体中的对话,应当是一种认真思考的对话,好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这样的对话也需要借助内心和双手。对青年而言,动手投入行动更为简单。沿途福传是今天必须走的路。传福音必须是充满喜乐。
这在祈祷中的内心聆听培养我们也能够聆听别人,倘若天主愿意,我们也能成为提供聆听服务的司铎,这是多么需要啊!教宗继续表示:聆听也训练我们愈加成为走出去的教会,懂得聆听的团体。
其次,当我内心对别人有嫉妒和眼红的情绪时,我是否萌生愿他不幸的念头。这是第二个标记。再者,我是否总是说闲话,摧毁别人。这是第三个标记。最后,教宗指出凭着信德能战胜世界的神,相信天主就在我的兄弟姐妹内。
走访期间,神父也为教友祝福房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告解、送圣体、为需要的老人施行傅油圣事等,使他们得到了丰富的恩宠,圣事的滋养和内心的平安。
圣亚丰索早就知道我们不该防备或谴责世界,却要治愈世界,使人得享自由,效法主基督的作为:融入现实,对人的需求感同身受,重新燃起内心最深处的期待,让每个人,尽管他们脆弱和有罪过,也体验到天父把自己放在心上,
教宗引述他针对教会高等院校颁布的《真理的喜乐》宗座宪令,强调真理的喜乐是人内心渴望的表达,人的心灵若不与天主之光相遇、不住在其内并将之与众人分享,就不得安宁。
王某听后捶胸顿足,无尽悔恨,但又不敢明言,于是每年都偷偷去给那爷俩上坟、磕头、烧香,以缓解内心的压抑,但他自此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最后,他跟儿女们提了个要求,每年都要去那家墓地替他上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