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国际会议正是以这个愿景出发:激发人寻找天主、渴望天主,让基督徒仍有能力传递与天主相遇的喜乐”。在这次会议上,新福传也开启了新领域,尤其是在越来越受到世俗化侵蚀的西方社会。
研讨会将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将是共同探讨价值观,第二和第三部分要分别秉持缔造和平的愿景讨论科技和战争的未来,最后一个部分要谈论未来的展望及其相关的伦理问题。
他的人生愿景则是把自己奉献于天主,并为人们服务。本著这样的目标,他在1958年进入修院,成为耶稣会的初学生。
各教区展开许多相关活动,对神学、牧灵和文化议题交流了看法,也对两个宗教对话的愿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此纪念梵二大公会议颁布《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55周年。
在这个愿景下,我们明白教宗方济各为什么渴望与会者的背景尽量广泛又多元。这并非全球教育契约的次要层面,而是构成这种盟友关系的先决条件和目的。圣座教育部持续按照教宗的意愿,努力筹备这项重要的会议。
它“对病患和临终者无私的关怀提供动力;为丧亲之痛施与极大的安慰;为急需的人提供极为有效的滋养防备;为每个人的尊严提供牢固的愿景,而尊严必须是重建我们社会的核心。”
他期勉「人人都能怀着无比的责任感,善度学年度的重启阶段,秉持更新教育契约的愿景,视家庭为主角,以青年男女为中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完善培育和敬业乐群,是全社会享有宁静又繁荣的未来的条件」。
总主教认为,2015年12月17日的联合国大会表达的愿景与圣座的类似。他补充道,圣座不断指出,为促进对这项基本权利的普遍认识,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此外,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的顾问贝卡尔(NathalieBecquart)修女于11月20日的会议上,邀请与会者以教宗方济各的《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为出发点来省思青年牧灵工作的愿景。
“新近的《众位弟兄》通谕鼓励我们,去想象这对话的新愿景如同一种知识上兄弟情谊有效且必要的趋向,为整个人类团体服务”。(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