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文章在最后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在葡萄园中失去感恩的心。”这真是圣神恩宠所赐的高见,也是忠恳而有益的分享。《德兰修女对世人各种疑惑的解答》,则像一剂良方,服后让人耳聪目明,一扫胸中俗郁之气。
耶稣的思维逻辑与我们的不同,祂渴望救赎失足的人,我们却害怕失去已得救的人。教宗在讲道中说:今天也如此。
实际上,给赤身露体的人衣服穿,意味着把一个人所失去的尊严重新归还给他。
《幸存者的故事》是我的至爱,故事中的主人公以真实的经历讲述了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心灵,在主的引领下,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并以异于常人的宽恕精神见证信仰的尊贵与伟大。
主啊,求你赦我悖逆的罪,主啊,求你饶恕我恋世的罪:主啊,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把失去的年华追回……圣歌打动我的心扉,激发我往事的回忆。
人一旦中断与天主的共融,便失去自己原本的美善,於是毁损自己周遭的一切事物。万物的美原先全都归於造物天父和祂的无穷之爱,现在却因人类的骄傲和贪婪而带着凄惨的伤痕。人类因骄傲而无节制地开采,破坏受造界。
沉重的打击令曦的父母痛断肝肠,一边安慰照顾着一个个失去亲人的儿女们,一边告诫他(她)们一切随天主的圣意安排,效法圣经中约伯的信德,对天主没有半句怨言。
这样一来,记忆枯竭,活在片刻就会令我们流於表面,让所发生的事件流逝,而不去深入探究,失去那提醒我们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的重要意义。於是,我们的外在生命就变得支离破碎,内在生命也了无生气。
天主不希望我们沉浸在悲伤和劳累中,不希望我们失去一种能使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辛劳变得愉快的灵修。我们具有感染力的喜乐必须成为天主之爱的首要见证。
最后,教宗安慰了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的孩子被领养,虽然他们经常见面,但她依然感到孤独。教宗对她说,在某些困难的情况下领养可能是一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