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湾的修女虽祇有卅二位却已扩展服务至澳洲的华人教友团体,在中国大陆则有一百七十余位年轻修女在十个省服务,包括在偏远地区、乡村、诊所、孤儿院和麻风病院,为穷人服务。
这是中欧和东欧教会之间、为了教会,并与社会和国家当局的合作,并且特别要陪伴遭遇侵犯的受伤者和团体。
这个修会于40年前藉着若望保禄二世颁布的《但愿如此》宗座宪令而诞生,后来教宗方济各以2022年7月14日颁布的《为保护神恩》手谕修订了其中的几项条文,其目的在于“保护神恩”和“推动该团体的成员在世界上履行福传的行动
这次的介绍活动由亚西西方济各住院会会士所推动,旨在为兄弟情谊文化的培育贡献力量。方济各住院会会士莫罗尼神父、亚西西教区的主教索伦蒂诺、亚西西市长等介绍了本届“方济各庭院”活动。
首先是礼仪革新的问题,教宗叮嘱主教们,各种礼仪应该按照教会的规定来举行,他也要求神父们每一项礼仪都是在最大的敬意下举行,同时要特别重视讲道,因为那是给予信友们教义和灵修培育的时刻。
这两个于昨天来梵蒂冈晋见教宗的团体,这几天庆祝他们的组织成立60周年,两国组织的宗旨都是为了以智慧和爱来从事教育和服务教会的工作。
圣人有关人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培育的著作非常著名,比如关于婚姻,圣人的观点是:“做了妥善准备的夫妇不会走离婚的路:一切都怀着喜乐来进行,他们并能够把德行传授给子女。
教宗并要求教友们以祈祷陪伴新司铎,他说:“我们要祈祷,使每个堂区和信友团体都关心司铎的圣召和培育:这样的关心从家庭开始,然后在修院中继续,凡是关心人灵的得救的人,无不关心司铎圣召”。
信函引用关于礼仪培育的宗座牧函《我渴望而又渴望》,指出“会众的行动,例如参加聚会、身体姿势、保持静默、声音表达、感官投入,这些都是会众参与礼仪的方法”(参阅:51号)。
Kärnten)耶稣会入初学,而后在慕尼黑附近的普拉赫攻读哲学,在因斯布鲁克攻读神学;1963年7月25日在因斯布鲁克从保禄鲁史主教手中领受铎职;1964/65年在弗洛伦萨做卒试——这是米神父在其修会的最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