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忠仆、司铎的好兄弟、教友们的好牧人———伯铎神父,您匆匆地走了,走得如此突然,走得如此地令人心酸…… “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任何痛苦不能伤害他们”(智3:1)。
在缅甸人民经历痛苦考验的这个时刻,我愿意向他们表达我内心的关切。我除了向他们保证我的关怀和热切祈祷之外,我也邀请全教会同样为他们祈祷,为了这个国家的好处,深切盼望找到和平解决的办法”。
他生活于合基督的关系中,这内在的生活,应该从他的司铎行为、智能、人性层面、了解能力、接纳能力、忍受痛苦与分担痛苦能力各方面表现出来。
和平的呼喊教宗谈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人民的痛苦,为他们祈求和平。教宗说:“许多流离失所的家庭在寻求避难!这么多的战争,这么多的痛苦。
生命中虽有痛苦、诱惑,然而心灵必定平安?在痛苦中有快乐,在迷惘中有途径。基督在最后晚餐,对宗徒们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像世界所赐的一样。
恩典这使我们在痛苦中体验到,天主的亲近是一份恩典。教宗继续表示,「相较于其他任何事物,痛苦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希望来自于上主,因此它首先是一份恩典,要在『忠于天主的忠信』的状态下加以领受和培养」。
在圣枝主日,我们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却在几天后被判刑,背着十字架走在痛苦又悲伤的道路上离开圣城。
西堂是在1723年由意大利德利格神父主持修建,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很多的灾难、痛苦和打击,但是西堂的信仰没有坍塌,天主的圣殿依然在风雨中卓然屹立。
在纳匝肋圣家被迫逃亡埃及的不幸经验中,我们能隐约见到所有的移民,尤其是难民、流亡者、国家内部的迁徙者及那些遭受迫害者、他们的痛苦处境。
在纳匝肋圣家被迫逃亡埃及的不幸经验中,我们能隐约见到所有的移民,尤其是难民、流亡者、国家内部的迁徙者及那些遭受迫害者、他们的痛苦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