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听得多,各方面道理懂得多,信仰强,信心高,乐于义工,甘作奉献,但重要的是立足于巩固并培养骨干和新生力量,按照“梵二”精神,作逐渐向外福传的辐射工作。由点及面推而广之,以得发扬光大。
尽管我也经常去家乡的寺庙游玩;也曾对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产生无限敬意;也曾喜欢那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幽的诗般意境;也曾喜欢听远处寺庙中传来的隐约的暮鼓晨钟,但却从未曾有过皈依佛门的意思,倒是被教堂里宏亮的钟声
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及社会学系教授梁洁芬修女应邀从历史和政教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政府与梵蒂冈之间的微妙关系,分析了中梵关系无法正常化的一些症结。
中国教会福传步伐迟缓,主要是领导人思想不解放,梵二精神贯彻落实不彻底,福传观念守旧,意识淡薄。一个教区、堂区没有福传的规划蓝图,计划措施,工作方法和奋斗目标,怎样才能发展和建设本教区的教务工作?
自梵二会议以后传教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靠我们大家都来传福音,信仰不是少数人的事,是让更多的人接受信仰,认识天主,回到天主的怀抱,享受天主大家庭的温暖,让福音的喜讯传遍千家万户,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
他引用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的话说:圣歌在庄严礼仪中是必要部分,不是为美化礼仪,也不是为令人更加喜欢礼仪。
(梵蒂冈电台讯)为纪念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颁布50周年,天主教与犹太教关系委员会12月10日公布了一份新文件,题目是:《天主的恩典和召叫为何不能被取消》。
新教基督徒热爱圣经已成为突出的行为和传统;天主教自从梵二向平信徒开放圣经的半个世纪以来,圣经像潮水一般涌向了千家万户,读经、研经、背经,以读经为荣,以读经为乐,抄写圣经渐渐成为一种热潮。
913条指出:为孩童分送圣体,必须要求他们有足够的认识和恰当的准备……梵二后,教会掀起了礼仪改革的浪潮,领圣体即是其中的一项,过去只能跪着领,现在也可以站着领;过去只能口领,
《手谕》首先解释道,梵二大公会议重申,礼仪祈祷应能使子民理解,清楚易懂。这重大的原则要求主教们负起极大责任,在礼仪中使用通俗语言,并对礼仪经书的译文予以审核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