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圣经中《撒慕尔纪》上第18章,记载了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国王撒乌耳的故事。他手下有一位名将,就是后来成为国王的达味。有一次他们出去打仗,大获全胜。
在约纳先知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这种充耳不闻的对话也经常是我们与天主所处的关系。我们没有听到天主的话,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听从天主的旨意。
这个故事将我们拉入其中,让我们看到兄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意识到儿子面对父亲的微妙含意,以及我们彼此相连的细微而脆弱的情感。托伦蒂诺神父解释道,这个比喻帮助我们反躬自问。
杨杲渐渐长大,一日,他上山打柴见小羊跪乳,十分疑惑,他回家向母亲询问,母亲给他讲述了小羊跪乳的故事。杨杲恍然大悟说:人岂不如羊?从此常去四五十里远的蔡家坡,给母买菜。
曾在圣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名曰:天主知道,其中讲述了一位贵妇,将一笔巨款交给某一修院的院长作为奉献。
另外,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显露出道德和正义的能量,比如多俾亚的岳父对女儿的临行嘱咐:你到你公公的家去,要孝顺你的公婆,因为从今以后,他们便是你的父母,就如他们生了你一般。
三篇圣召故事的第二个,如下。「劳动、寻求、治愈、释放」是谢照强的座右铭,是马来西亚半岛南部马六甲柔佛教区新的62岁神父(图1)。
这是马里亚苏塞神父的故事。就像葡萄园工人的比喻(玛窦福音20:1-16)一样,「没有人雇用我,所以我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之一」,42岁的马里亚苏塞神父于11月6日被祝圣。
该校中四信徒学生黄紫榆说,曾有修女在课堂中分享圣召故事,让她感受到修女越洋来港的奉献精神,「她们待人真诚,欣赏她们一心服务基层和长者」。
1901年线装白纸《书契便蒙》上海土山湾重印“土山湾”,对于我这个晚辈来说,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故事,是一段我爷爷奶奶辈的历史,也是一部断断续续的老电影,而它却似乎一直在我的心中演绎着:中国的孩子们使用着自己的祖先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机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