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献身于主不是白日做梦,而是与他建立一份亲蜜真实的情谊,以此来接受今世的繁杂、自身的困扰?因为他富于仁慈宽恕、慈悲无量,将熄的灯蕊,他不吹灭、脆弱的芦苇他不折断。
天主圣言扩展并提升我们的视野,向我们宣告最真实的收获乃是末世性的收获,是末日、没有日落那一天的收获”。
“天主的计划放在我们手中,总是以不完美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上主临在于真实具体的家庭,临在于他们所有的痛苦、挣扎、喜乐和每天的抉择当中……。家庭之爱的灵修是由无数真实具体的举动所构成。
而耶稣却引导这个人回归其最真实、最深层的渴望。确实,这人以明确表达的方式回应了耶稣的问题,揭示了他对生命的真实看法。他首先说“没人把我放入水池”:所以他不应受责备,而是别人不关心他。
杨道公老师在陋室阅读今天早弥撒后,两位杨老师的学生蓝青和玛丽告诉我:“有关杨老师的故事“信德”报道的只是一部分,包括移民美国在内的杨老师的学生与朋友们还有很多有关杨老师的动人故事。”
我想在本文中给大家讲一个在明国初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两位文化伟人相遇的故事;也许历史已经遗忘了它,让我们重拾这个美丽的故事。
星云大师与公教神长的友情星云大师圆寂后,除新华社官网等媒体报道外,不但佛教媒体和佛教界的相识朋友纷纷撰文或留言缅怀这位大师,而且一些天主教神长教友也在关注大师去世的信息,在朋友群留言缅怀,传阅大师的美好故事
申30:10-14;咏69:14,17,30-37;哥1:15-20;路:10:25-37今天福音中,因为这个慈悲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太有名了,许多时候,我们迷失在故事里,而忽视了福音的中心。
基督教早期艺术中,耶稣形象很接近一个传奇英雄,还没有头顶光环这样的神迹;人们对他的想象也往往依照自己习惯的文化背景,很少考虑他犹太人的真实身份。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真实故事。一个人因违法被判刑三年,在临出狱前,他给妻子写了封信,信中表达了因没有尽到作丈夫和作父亲的责任而感到深深的悔恨与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