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生不仅敬畏上主,而且对父母孝爱有加。6月19日是父亲节,他以当选特首身份告慰先父,去天主教墓地祭奠了曾任警官的父亲曾云老先生。
“谢谢”二字含义很深,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之恩应该“谢谢”;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应当“谢谢”;教友对教会的照顾之恩应当“谢谢”;我们对天主的生养之恩更当“谢谢”。
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
在赡养老人一事上,立定协议书,看上去很严肃、很规范,但可以想象,它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老人的点滴利益,也必然会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道更深的感情伤痕。
不能在你心里超过比爱天主还有趣的事,要离开你的父母及你的姐姐,然后去修院”。我当时听了神父的话,怀着信德说:“假如我去了修院,我可以为他们祈祷,将来在天堂上,我可以见到他们”。
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也许在成长过程中,外在受到来自家庭、父母的压抑影响,内在受到来自内心的犹豫怠惰,缺乏面对挫折的抗压力,都让我们忘记了我们为何来到这世上,为何要活着?
他们在学校能遵守校规,团结同学,在堂里虔诚敬主,在家里孝爱父母。看着他们信仰热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有我的付出,更有天主的帮助,还有就是与我相知、相识、相依、相恋的老朋友“信德”的帮忙。
弥撒结束后,秦神父作了简短讲话,感谢天主圣召,感谢父母所作的牺牲奉献及付出,感谢主教、神父、师长、同学、亲友、教友及邻居的栽培、导引、关爱、帮助与支持,也希望大家都能在主的圣爱内互敬互爱同心协力为耶稣福音作美好的见证
教宗说:这不是一个装饰性的十字架,或一个意识形态的十字架,而是生活的十字架:是善尽本分的十字架;是为爱他人而自我牺牲的十字架,例如父母、子女、家庭、朋友,甚至敌人;是乐於关怀穷人、为正义与和平效劳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