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的哀诉转为祈求,焦虑成为对危险的认识。他的对手并非战无不胜,他们成为凶猛的野兽,而圣咏作者则成了微虫。
他们的子女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了信仰,偶尔面临强迫改教和肤浅皈依的危险。哥伦比亚城(亚洲新闻)中国山东省的吴海英一家并不信教。
但南丁格尔却认为它是危险的时期,她为没有被这时期所伤而感到高兴。在1851年她给父亲的信中写着:我高兴我的青年时期已经过去,更欢喜它永远不再回来。
雅各伯宗徒也曾告诫我们:舌头虽是一个小小的肢体,但却能够毁坏大事,犹如小小的火星可以烧毁无边的森林一样(雅3:1-12);那些不加钳制的口舌也有同样的危险,而且满含致死的毒汁(雅3:8),使人深受其害却难以解除
那又怎么能无动于衷、鱼安水安、处之泰然,丝毫也没有考虑到这种处境的潜在危险呢?如果真的在这种处境中接受他的审判,那前途肯定不会乐观。
第四,危险环境的思辨和自我保护。
追根究底,在这几个试探面前,信仰处于了危险之中,因为天主处在了存亡攸关的地步。在我们生命的关键时刻,更准确地说,在我们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要跟随自己还是天主?
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正如经上所载:‘为了你,我们整日被置于死地,人将我们视作待宰的群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已经大获全胜(罗8:35-37)。
(玛16:15-18)在福音的这幅画面引导下,教宗的弥撒讲道进入更深一层的意义,他告诫基督信徒和教会的圣职人员不要陷入按照俗世逻辑思维的危险。
教会历史上,也有人错以为只有在默想中才能找到,并追求最高境界的默想,这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最终迷失了,到达不了那个境界。可能可以认识天主,但却不能认识耶稣基督、天主圣三中的第二位天主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