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饥荒迫使雅各布伯和全家到埃及避难,在那里,他的儿子若瑟确保了他们的生存。在今天,人们被迫2迁徙最明显可见的原因,就是迫害、战争、环境灾害和严重的贫穷。迁徙者因为贫穷、恐惧或绝望而逃难。
愿复活的主在非洲,特别为在苏丹、整个萨赫尔地区、非洲之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基伍地区,以及在莫桑比克国德尔加杜角省受苦的人们,开启一条和平的道路,并使维持已久、造成粮食危机和饥荒、影响广大地区的旱情终止
有如若瑟解梦时说的:法老在梦境中预见了蹂躏大地的大饥荒。可以这样讲:强烈持久的经济危机吞并,湮没,并使人忘记了富裕的年代。若瑟明智地提议,在收获年代考虑饥荒,在富裕岁月不忘贫困。
人算不如天算,于晋惠公4年,即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这位失信于人的晋惠公,居然厚着脸皮又一次向秦穆公求援,要从秦国购买粮食。秦穆公没有马上应允,回复说待与众大臣商讨后再作决定。
1960年中国遭受百年不遇大饥荒,人人吃不饱,其弟当时在保定参加工作,一次赶马车去监狱送货,正见其哥谢神父在垃圾堆里寻找能吃的食物,便把自己中午唯一的两个玉米面窝头给了哥哥,主爱恩四海,兄弟有真情。
雅各伯和他的儿子们———以色列12个部落的祖先,因饥荒被迫离开客纳罕,迁居到埃及。现代考古学没有直接的证据肯定《圣经》的叙述,但是《旧约》的研究者闪米特语教授巴里等学者却不以为然。
今天世界上有些地方,已存在对上主话语的饥荒。在过去有多少神长教友被关进监狱,接受劳改,但靠圣经力量的支撑,过了几十年才获释放,出来时却心脑俱健,对迫害他们的人毫无恶言,诚心宽恕。
在1943年的大饥荒年代和艰难的岁月中,辗转于景县、献县、天津和北京,顽强地完成了学业。历经人生坎坷,考验和磨难,最终1947年在北京晋升铎品。先后服务过上智编译馆、北京教区通讯刊物。
(路透社)"白马骑士"的形象被解读为《默示录》中的"天启四骑士"之一,象征着战争、饥荒、死亡与征服。
愿上主温暖众多逃离战争、旱灾和饥荒的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的心灵。愿上主赐予众多的移民和难民保护,其中有许多是儿童,他们的生活条件令人难以忍受,在利比亚,以及在希腊和土耳其的边界尤其如此。